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上一个:啬克

下一个:课题

掊克

【拼音】: póu kè
【注音】: ㄆㄡˊㄎㄜˋ
【结构】: 掊(左右结构)克(上下结构)
【简体】: 掊克
【繁体】: 掊克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以苛税聚敛财物。掊克[póukè]⒈亦作“掊克”。亦作“掊刻”。亦作“掊克”。⒉聚敛;搜括。亦指搜括民财之人。一说,自大而好胜人。
引证解释
⒈亦作“掊剋”。亦作“掊刻”。聚敛;搜括。亦指搜括民财之人。一说,自大而好胜人。引《诗·大雅·荡》:“曾是彊御,曾是掊克。”毛传:“掊克,自伐而好胜人也。”朱熹集传:“掊克,聚敛之臣也。”《汉书·叙传下》:“曾是强圉,掊克为雄,报虐以威,殃亦凶终。”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序》:“愡恫官府之閒,以窥掊尅之益,内以夸妻妾,外以钓名位。”唐白居易《论刑法之弊》:“掊刻之心,无文之弊,不生於刀笔之下矣。”《新唐书·韩滉传》:“德宗立,恶滉掊刻,徙太常卿。”宋王安石《兼并》诗:“俗吏不知方,掊克乃为材。”《元典章·兵部一·军官》:“似此掊尅非止一端,渐将军户侵损。”《明史·彭时传》:“光禄寺採办,各城门抽分,掊剋不堪。”章炳麟《訄书·消极》:“近岁掊克之尽,赂鬻之彰,誃馆之侈,蚩贱所发愤也。”
网络解释
掊克掊克,拼音póukè,是指聚敛,收刮民财。
综合释义
亦作“掊剋”。亦作“掊刻”。聚敛;搜括。亦指搜括民财之人。一说,自大而好胜人。《诗·大雅·荡》:“曾是彊御,曾是掊克。”毛传:“掊克,自伐而好胜人也。”朱熹集传:“掊克,聚敛之臣也。”《汉书·叙传下》:“曾是强圉,掊克为雄,报虐以威,殃亦凶终。”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序》:“愡恫官府之閒,以窥掊尅之益,内以夸妻妾,外以钓名位。”唐白居易《论刑法之弊》:“掊刻之心,无文之弊,不生於刀笔之下矣。”《新唐书·韩滉传》:“德宗立,恶滉掊刻,徙太常卿。”宋王安石《兼并》诗:“俗吏不知方,掊克乃为材。”《元典章·兵部一·军官》:“似此掊尅非止一端,渐将军户侵损。”《明史·彭时传》:“光禄寺採办,各城门抽分,掊剋不堪。”章炳麟《訄书·消极》:“近岁掊克之尽,赂鬻之彰,誃馆之侈,蚩贱所发愤也。”
汉语大词典
亦作“掊剋”。亦作“掊刻”。聚敛;搜括。亦指搜括民财之人。一说,自大而好胜人。《诗·大雅·荡》:“曾是彊御,曾是掊克。”毛传:“掊克,自伐而好胜人也。”朱熹集传:“掊克,聚敛之臣也。”《汉书·叙传下》:“曾是强圉,掊克为雄,报虐以威,殃亦凶终。”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序》:“愡恫官府之閒,以窥掊尅之益,内以夸妻妾,外以钓名位。”唐白居易《论刑法之弊》:“掊刻之心,无文之弊,不生于刀笔之下矣。”《新唐书·韩滉传》:“德宗立,恶滉掊刻,徙太常卿。”宋王安石《兼并》诗:“俗吏不知方,掊克乃为材。”《元典章·兵部一·军官》:“似此掊尅非止一端,渐将军户侵损。”《明史·彭时传》:“光禄寺采办,各城门抽分,掊剋不堪。”章炳麟《訄书·消极》:“近岁掊克之尽,赂鬻之彰,誃馆之侈,蚩贱所发愤也。”
国语辞典
以苛税聚敛财物。《抱朴子.自叙》:「惚恫官府之间,以窥掊克之益,内以夸妻妾,外以钓名位。」也作「掊克」。掊克[póukè]⒈以苛税聚敛财物。也作「掊克」。引《抱朴子·自叙》:「惚恫官府之间,以窥掊克之益,内以夸妻妾,外以钓名位。」
辞典修订版
以苛税敛聚财物。《诗经.大雅.荡》:「曾是掊克,曾是在位,曾是在服。」也作「掊刻」、「掊克」、「裒刻」、「裒克」。不贤良的人。《孟子.告子下》:「遗老失贤,掊克在位,则有让。」
其他释义
1.亦作'掊克'。亦作'掊刻'。亦作'掊克'。2.聚敛;搜括。亦指搜括民财之人。一说,自大而好胜人。
掊克

民生方面,允许百姓进入国家禁苑;将关口渡口之税都恢复到什一;又派遣使者循行郡国,有违理掊克暴虐者,举其罪。

更多 >>

字义分解

póu

[ pǒu ]

1. 抨击:掊击。

2. 破开,剖:掊斗(dǒu )折衡(毁弃斗和秤)。

[ póu ]

1. 用手扒土。

2. 聚敛:掊敛。掊聚。

(1)(动)攻破;攻下据点;战胜。

(2)(动)能:~勤~俭|不~分身。

(3)(动)克服;克制:~己|以柔~刚。

(4)(动)消化:~食。

(5)(动)严格限定(期限):~期动工|~日完成。也作“刻”。另见kēi。

(6)(量)公制重量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旧称公分。

(7)藏语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斤。也是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