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上一个:羞赧

下一个:色赧

惭赧

【拼音】: cán nǎn
【注音】: ㄘㄢˊㄋㄢˇ
【结构】: 惭(左右结构)赧(左右结构)
【简体】: 惭赧
【繁体】: 慚赧
  • 解释explain
词语解释
1.亦作'惭赧'。亦作'惭'。2.因羞惭而脸红。
基础解释
亦作/'惭赧/'。亦作/'惭/'。因羞惭而脸红。
引证解释
⒈亦作“慙赧”。因羞惭而脸红。引《后汉书·延笃传》:“吾自束脩已来,为人臣不陷於不忠,为人子不陷於不孝,上交不諂,下交不黷,从此而殁,下见先君远祖,可不慙赧。”唐高彦休《唐阙史·李处士》:“公惊愕惭赧,避席而拜。”明沉受先《三元记·遣妾》:“言之惭赧,只恐逆流难挽。”
网络解释
惭赧惭赧,汉语词汇。
释义
因羞愧、羞惭而脸红
综合释义
亦作“慙赧”。因羞惭而脸红。《后汉书·延笃传》:“吾自束脩已来,为人臣不陷於不忠,为人子不陷於不孝,上交不諂,下交不黷,从此而殁,下见先君远祖,可不慙赧。”唐高彦休《唐阙史·李处士》:“公惊愕惭赧,避席而拜。”明沉受先《三元记·遣妾》:“言之惭赧,只恐逆流难挽。”惭赧[cánnǎn]羞愧脸红。《后汉书.卷六四.延笃传》:「下见先君远祖,可不惭赧。」明.沈受先《三元记.第一零出》:「言之惭赧,只恐逆流难挽。」
网友释义
cánnǎn因羞愧、羞惭而脸红:《后汉书.延笃传》:“上交不谄,下交不黩,从此而殁,下见先君远祖,可不~?”
汉语大词典
亦作“惭赧”。因羞惭而脸红。《后汉书·延笃传》:“吾自束脩已来,为人臣不陷于不忠,为人子不陷于不孝,上交不谄,下交不黩,从此而殁,下见先君远祖,可不惭赧。”唐高彦休《唐阙史·李处士》:“公惊愕惭赧,避席而拜。”明沈受先《三元记·遣妾》:“言之惭赧,只恐逆流难挽。”
国语辞典
羞愧脸红。
辞典修订版
羞愧脸红。《后汉书.卷六四.延笃传》:「下见先君远祖,可不惭赧。」明.沈受先《三元记.第一零出》:「言之惭赧,只恐逆流难挽。」

字义分解

cán

(形)惭愧;因为自己有缺点、做错了事或未能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大言不~。

nǎn

(形)羞愧脸红:羞~。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