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上一个:聡聡

下一个:聪颖

聪明

【拼音】: cōng míng
【注音】: ㄘㄨㄥㄇ一ㄥˊ
【词性】: 形容词。
【结构】: 聪(左右结构)明(左右结构)
【简体】: 聪明
【繁体】: 聰明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cōngmíng]:(形)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力强。[近]聪慧。[反]糊涂|愚蠢。聪明[cōngming]⒈天资高,记忆和理解力强。例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资治通鉴》聪明人。英wise;⒉听觉和视觉灵敏。例耳目聪明。英sensitive;
基础解释
(形)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力强。[近]聪慧。[反]糊涂|愚蠢。
引证解释
⒈视听灵敏。引《易·鼎》:“巽而耳目聪明。”《墨子·节用中》:“古者圣王,制为饮食之法,曰: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后汉书·班超传》:“衰老被病,头髮无黑,两手不仁,耳目不聪明。”宋欧阳修《常州张卿养素堂》诗:“志在言谈犹慷慨,身闲耳目益聪明。”明刘基《郁离子·瞽聩》:“人有耳目,而见闻有所不及,恒思所以聪明之。”清戴名世《戴母唐孺人寿序》:“孺人今行年七十,聪明强健,无异曩昔。”⒉谓明察事理。引《荀子·王霸》:“聪明君子者,善服人者也。”《史记·五帝本纪》:“﹝黄帝﹞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张守节正义:“聪明,闻见明辩也。”《汉书·赵广汉传论》:“广汉聪明,下不能欺。”唐杜甫《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诗:“吾闻聪明主,治国用轻刑。”元揭傒斯《与尚书右丞相书》:“伏惟阁下聪明强毅,卓犖弘大。”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夫神正直而聪明,仙冲虚而清静。”⒊智力强,天资高。引《后汉书·应奉传》:“奉少聪明,自为儿童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梁书·沉约传》:“约左目重瞳子,腰有紫志,聪明过人。”唐杜甫《不归》诗:“数金怜俊迈,总角爱聪明。”明唐顺之《吏部郎中林东城墓志铭》:“縉绅之士讲学会京师者数十人,其聪明解悟能发挥师説者,则多推山阴王君汝中。”清李渔《巧团圆·言归》:“多情若共多才迂,不羡聪明但笑痴。”冰心《我的邻居》:“我的这几个孩子,也就是她还聪明一点,可惜的是她身体不好。”⒋指智慧才智。引《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於大通。”《汉书·扬雄传下》:“天降生民,倥侗顓蒙,恣于情性,聪明不开。”晋葛洪《抱朴子·审举》:“但共遣私情,竭其聪明,不为利慾动,不为属託屈,所欲举者,必澄思以察之,博访以详之。”宋洪迈《夷坚丙志·李铁笛》:“初,永真性蒙钝,及是觉聪明颇开。”清何琇《樵香小记·山下出泉》:“水出高原,悬注而莫之遏也。泉出于山下,则翳秽沙泥,皆足以障塞之,犹童子聪明虽具,而不能自达也。”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二章:“生宝听了,不由人不发暴躁,原来老汉就这样给儿子传授聪明哩!”⒌犹言视听;听到的和看到的。引《书·皋陶谟》:“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孔颖达疏:“聪明,谓闻见也。天之所闻见用民之所闻见也。”《楚辞·九章·惜往日》:“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汉书·王嘉传》:“今云等至有图弑天子逆乱之谋者,是公卿股肱莫能悉心务聪明以销厌未萌之故。”颜师古注:“务聪明者,广视听也。”宋秦观《主术》:“夫人主以一身之思虑,一耳目之聪明,而当天下功罪利害之机。”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卷四:“奇情至此叹观止,或令聋聵开聪明。”⒍特指君主的视听。引唐吴兢《贞观政要·行幸》:“如宇文述、虞世基、裴藴之徒,居高官,食厚禄,受人委任,惟行諂佞,蔽塞聪明,欲令其国无危,不可得也。”宋王禹偁《端拱箴》:“大臣元老,经邦论道,裨补聪明,于何不照。”⒎犹耳目。引《礼记·乐记》:“姦声乱色,不留聪明。”孔颖达疏:“谓不使姦声乱色留停於耳目,令耳目不聪明也。”《文选·枚乘<七发>》:“聪明昡曜,悦怒不平。”刘良注:“聪明,耳目也。”⒏指刺探消息的人。引《汉书·韩延寿传》:“赵广汉为太守,患其俗多朋党,故构会吏民,令相告訐,一切以为聪明。”
网络解释
聪明(汉语词语)聪明,汉语词汇。
网友释义
聪明,汉语词汇。拼音cōngming褒义词。是用来表达对待某事某物有着好的想法和正确的逻辑,一般是用来赞美的词语。也可以形容某物有着某种与人类智慧共通之处,有着某种灵性,某种生命力。
汉语大词典
(1).视听灵敏。《易·鼎》:“巽而耳目聪明。”《墨子·节用中》:“古者圣王,制为饮食之法,曰: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后汉书·班超传》:“衰老被病,头发无黑,两手不仁,耳目不聪明。”宋欧阳修《常州张卿养素堂》诗:“志在言谈犹慷慨,身闲耳目益聪明。”明刘基《郁离子·瞽聩》:“人有耳目,而见闻有所不及,恒思所以聪明之。”清戴名世《戴母唐孺人寿序》:“孺人今行年七十,聪明强健,无异曩昔。”(2).谓明察事理。《荀子·王霸》:“聪明君子者,善服人者也。”《史记·五帝本纪》:“﹝黄帝﹞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张守节正义:“聪明,闻见明辩也。”《汉书·赵广汉传论》:“广汉聪明,下不能欺。”唐杜甫《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诗:“吾闻聪明主,治国用轻刑。”元揭傒斯《与尚书右丞相书》:“伏惟阁下聪明强毅,卓荦弘大。”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夫神正直而聪明,仙冲虚而清静。”(3).智力强,天资高。《后汉书·应奉传》:“奉少聪明,自为儿童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梁书·沈约传》:“约左目重瞳子,腰有紫志,聪明过人。”唐杜甫《不归》诗:“数金怜俊迈,总角爱聪明。”明唐顺之《吏部郎中林东城墓志铭》:“缙绅之士讲学会京师者数十人,其聪明解悟能发挥师说者,则多推山阴王君汝中。”清李渔《巧团圆·言归》:“多情若共多才迂,不羡聪明但笑痴。”冰心《我的邻居》:“我的这几个孩子,也就是她还聪明一点,可惜的是她身体不好。”(4).指智慧才智。《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汉书·扬雄传下》:“天降生民,倥侗颛蒙,恣于情性,聪明不开。”晋葛洪《抱朴子·审举》:“但共遣私情,竭其聪明,不为利欲动,不为属托屈,所欲举者,必澄思以察之,博访以详之。”宋洪迈《夷坚丙志·李铁笛》:“初,永真性蒙钝,及是觉聪明颇开。”清何琇《樵香小记·山下出泉》:“水出高原,悬注而莫之遏也。泉出于山下,则翳秽沙泥,皆足以障塞之,犹童子聪明虽具,而不能自达也。”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二章:“生宝听了,不由人不发暴躁,原来老汉就这样给儿子传授聪明哩!”(5).犹言视听;听到的和看到的。《书·皋陶谟》:“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孔颖达疏:“聪明,谓闻见也。天之所闻见用民之所闻见也。”《楚辞·九章·惜往日》:“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汉书·王嘉传》:“今云等至有图弑天子逆乱之谋者,是公卿股肱莫能悉心务聪明以销厌未萌之故。”颜师古注:“务聪明者,广视听也。”宋秦观《主术》:“夫人主以一身之思虑,一耳目之聪明,而当天下功罪利害之机。”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卷四:“奇情至此叹观止,或令聋聩开聪明。”(6).特指君主的视听。唐吴兢《贞观政要·行幸》:“如宇文述、虞世基、裴蕴之徒,居高官,食厚禄,受人委任,惟行谄佞,蔽塞聪明,欲令其国无危,不可得也。”宋王禹偁《端拱箴》:“大臣元老,经邦论道,裨补聪明,于何不照。”(7).犹耳目。《礼记·乐记》:“奸声乱色,不留聪明。”孔颖达疏:“谓不使奸声乱色留停于耳目,令耳目不聪明也。”《文选·枚乘〈七发〉》:“聪明昡曜,悦怒不平。”刘良注:“聪明,耳目也。”(8).指刺探消息的人。《汉书·韩延寿传》:“赵广汉为太守,患其俗多朋党,故构会吏民,令相告讦,一切以为聪明。”
国语辞典
耳目敏捷,如:「那老翁年逾七旬,仍是耳目聪明,真是令人羡慕。」聪明[cōngmíng]⒈耳目敏捷。例如:「那老翁年逾七旬,仍是耳目聪明,真是令人羡慕。」近伶俐灵敏智慧反笨拙呆笨鲁钝拙笨傻瓜愚笨愚蠢⒉天资灵敏,理解力高,心思细巧。引《三国演义·第三回》:「今上虽幼,聪明仁智,并无分毫过失。」《红楼梦·第五回》:「惟嫡孙宝玉一人,秉性乖张,生情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
辞典修订版
耳目敏捷,如:「那老翁年逾七旬,仍是耳目聪明,真是令人羡慕。」天资灵敏,理解力高,心思细巧。《三国演义.第三回》:「今上虽幼,聪明仁智,并无分毫过失。」《红楼梦.第五回》:「惟嫡孙宝玉一人,秉性乖张,生情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
辞典简编版
眼力和耳力敏捷。 【造句】那位老婆婆虽然年纪很大了,但仍耳目聪明,行动灵活,非常健康。天资灵敏,理解力强。 【造句】小华很聪明,但是不够用功。
其他释义
①视觉听觉灵敏:耳目聪明,四支坚固。②智力强:这孩子聪明伶俐,惹人爱|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近义词
伶俐 聪惠 聪颖 灵巧 智慧 机警 聪敏 机智 敏捷 灵敏 机灵 灵活 奢睿 明智 明慧 能干 精明 聪慧 圆活 求问 灵光 激灵 口齿 伶利 洋化 回神 犯傻 英名
近义词
傻气 蠢货 愚蠢 笨蛋 愚笨 鲁钝 笨拙 糊涂 呆笨 拙笨 愚昧 傻瓜 愚味 沙雕
聪明

动物园里的猴子或者猩猩的脑子虽说聪明一些,但想让它像人一样思维,谈何容易。

李叔叔的家庭生活很幸福,他有一个温柔的妻子和一个聪明的女儿。

姐姐是个既聪明又俊俏的姑娘。

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聪明加勤奋。

弄巧成拙的人,都自以为很聪明

这孩子聪明伶俐,学什么一教就会。

人的聪明才智不是天生的,是用勤奋的汗水换来的。

姐姐既聪明又用功,考上名牌大学并不奇怪。

这孩子天生聪明,三岁就能背诵古诗。

掩耳盗铃是一种看上去很聪明其实很愚昧的方法。

更多 >>

字义分解

cōng

(1)(动)听觉灵敏:耳~目明。

(2)(形)聪明、智力高、理解力强:~慧。

míng

[ míng ]

1.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3. 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4. 公开,不隐蔽:明说。明讲。明处。

5. 能够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6. 睿智:英明。贤明。明君。

7. 视觉,眼力:失明。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 次(专指日或年):明日。明年。

10. 中国朝代名:明代。

11. 姓。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