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省得

【拼音】: shěng de
【简体】: 省得
【繁体】: 省得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⒈ 避免发生某种情况;以免。例:你就住在这儿吧,省得天天来回跑。英:avoid;⒉ 亦作“省的”。记得,知道。例:连讨命的做了事,也不省得。——《初刻拍案惊奇》英:remember;
基础解释
∶避免发生某种情况;以免你就住在这儿吧,省得天天来回跑∶亦作“省的”。记得,知道连讨命的做了事,也不省得。——《初刻拍案惊奇》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省的”。记得;晓得;明白。引:《全唐诗》卷七八五载《听唱鹧鸪》:“夜来省得曾闻处,万里月明湘水流。”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你两个也省的,俺老的偌大年纪,见有这些儿望头,欢喜不尽。”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一折:“这些话我也省的,这一向我早忘了一半,也只是贵人多忘事。”《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今日一命讨了一命,那心上事只有李参军知道,连讨命的做了事,也不省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今天七月三十,是地藏王菩萨生日……祭了他,消灾降福。你这小孩子,怎不省得?”⒉ 亦作“省的”。免得。引: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十一:“生儿不用多,了事一箇足,省得分田地,无人横煎蹙。”元曾瑞《留鞋记》第二折:“等我扶起他来,送出山门去,省的连累我。”《金瓶梅词话》第一回:“叔叔何不搬来家里住,省的在县前土兵服事,做饭腌臢。”曹禺《日出》第一幕:“您也别进去,省得看着别扭。”
综合释义
亦作“省的”。记得;晓得;明白。《全唐诗》卷七八五载《听唱鹧鸪》:“夜来省得曾闻处,万里月明湘水流。”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你两个也省的,俺老的偌大年纪,见有这些儿望头,欢喜不尽。”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一折:“这些话我也省的,这一向我早忘了一半,也只是贵人多忘事。”《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今日一命讨了一命,那心上事只有李参军知道,连讨命的做了事,也不省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今天七月三十,是地藏王菩萨生日……祭了他,消灾降福。你这小孩子,怎不省得?”亦作“省的”。免得。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十一:“生儿不用多,了事一箇足,省得分田地,无人横煎蹙。”元曾瑞《留鞋记》第二折:“等我扶起他来,送出山门去,省的连累我。”《金瓶梅词话》第一回:“叔叔何不搬来家里住,省的在县前土兵服事,做饭腌臢。”曹禺《日出》第一幕:“您也别进去,省得看着别扭。”省得[shěngde]免除。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三折》:「把一块石头压在上面,省得他浮起来。」也作「省的」。省得[shěngde]省得[shěngde]领悟了解。《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僖宗方在幼冲,纵有忠臣直谏,怎生省得?」《水浒传.第一回》:「你等道众省得甚么!碑上分明凿着遇我而开,你如何阻当!」也作「省的」。
网友释义
省得,指避免发生某种情况;以免。见《全唐诗》卷七八五载《听唱鹧鸪》:“夜来省得曾闻处,万里月明湘水流。”
汉语大词典
亦作“省的”。记得;晓得;明白。《全唐诗》卷七八五载《听唱鹧鸪》:“夜来省得曾闻处,万里月明湘水流。”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你两个也省的,俺老的偌大年纪,见有这些儿望头,欢喜不尽。”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一折:“这些话我也省的,这一向我早忘了一半,也只是贵人多忘事。”《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今日一命讨了一命,那心上事只有李参军知道,连讨命的做了事,也不省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今天七月三十,是地藏王菩萨生日……祭了他,消灾降福。你这小孩子,怎不省得?”亦作“省的”。免得。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十一:“生儿不用多,了事一个足,省得分田地,无人横煎蹙。”元曾瑞《留鞋记》第二折:“等我扶起他来,送出山门去,省的连累我。”《金瓶梅词话》第一回:“叔叔何不搬来家里住,省的在县前土兵服事,做饭腌臜。”曹禺《日出》第一幕:“您也别进去,省得看着别扭。”
国语辞典
⒈ 领悟了解。也作「省的」。引:《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僖宗方在幼冲,纵有忠臣直谏,怎生省得?」《水浒传·第一回》:「你等道众省得甚么!碑上分明凿著遇我而开,你如何阻当!」省得[shěngde]⒈ 免除。元·郑廷玉也作「省的」。引:《后庭花·第三折》:「把一块石头压在上面,省得他浮起来。」近免得以免
辞典修订版
免除。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三折》:「把一块石头压在上面,省得他浮起来。」也作「省的」。[一]ㄒㄧㄥˇ ˙ㄉㄜ xǐngde
其他释义
1.亦作'省的'。亦作'省的'。2.记得;晓得;明白。
近义词
以免 免得
省得

他们的高手不出来不正好吗,我们杀光他们的低层弟子再杀高层的,省得到时候这些弟子碍手碍脚的。

赵天雄?赵长枪?见鬼去吧!你们不来正好,省得碍手碍脚。

近年来,桉树速生丰产林基地在江西省得到了迅猛的扩大。

你也可以换一处更小的住所,省得杂物堆积还占空间。你也可以尽量多在家做饭,而不是出去吃,自己带饭去上班,不出去吃那些昂贵的午餐。

我没有先去衙门上任,也是想多了解些此地民风民情,省得办案时不是管窥蠡测就是无知无觉。

那天早晨,皮蒂姑妈遗憾地作出决定,最好把这只老公鸡宰掉,省得它继续为那只早被吃掉的老伴伤心,直到自己老死为止。

有一年,来了一个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磨,奶奶又说:用这块丑石吧,省得从远处搬运。

所以那个时候我就有帮人去补习,赚赚外快啊,教数学还有英语,省钱省得蛮厉害的,因为还要买乐器嘛。

一样的!娃子,给我称称这个死鸡婆,见天叫鸣,卖了它,省得背兴!

两人一商量,干脆私奔了吧,省得听那散言碎语,无休无止的闲话。

更多 >>

字义分解

shěng

[ shěng ]

1. 地方行政区域:省份。省会。

2. 节约,不费:省钱。省事。省吃俭用。

3. 简易,减免:省略。省称。省写。

4. 中国古官署名:中书省(a.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b.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省。门下省。秘书省。

5. 古代称王宫禁地:省中。省闼(禁中)。

[ xǐng ]

1. 检查:反省(检查自己)。省察(考察)。吾日三省吾身。

2. 知觉,觉悟:省悟。发人深省。

3. 看望父母、尊亲:省亲。省视。

de

[ dé ]

1. 获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得便。得力。得济。心得。

2. 适合:得劲。得当(dàng )。得法。得体。

3. 满意:得意。扬扬自得。

4. 完成,实现: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 可以,许可:不得随地吐痰。

6. 口语词(a.表禁止,如“得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得,就这么办”)。

[ děi ]

1. 必须,须要:可得注意。

2. 极舒服,极适意: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得了。

[ de ]

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得。拿得起来。

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跑得快。香得很。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