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上一个:自引

下一个:缘引

援引

【拼音】: yuán yǐn
【注音】: ㄩㄢˊ一ㄣˇ
【词性】: 动词。
【结构】: 援(左右结构)引(左右结构)
【简体】: 援引
【繁体】: 援引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援引yuányǐn(1)引证例援引例证英cite(2)提拔;推荐英recommendone’sfriendsorfavourites
基础解释
(动)①援用:~成法|~经典。②推荐或任用(跟自己有关系的人):~故旧、亲信。
引证解释
⒈引证。引汉何休《<公羊传>序》:“援引他经,失其句读。”《三国志·魏志·臧洪传》:“重获来命,援引古今,纷紜六纸,虽欲不言,焉得已哉。”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一:“凡三百六十事,而援引书百餘种,每一书皆録一事。”清平步青《霞外攟屑·里事·茹韵香先生》:“四部七録,信口援引,诗文奇速,顷刻万言。”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谓中国只可立宪,不能革命,援引今古,洒洒万言。”⒉提拔;引荐。引汉王充《论衡·效力》:“文章滂沛,不遭有力之将援引荐举,亦将弃遗於衡门之下。”唐韩愈《县斋有怀》诗:“名声荷朋友,援引乏姻婭。”宋司马光《遗表》:“喜则数年之间,援引登青云;怒则黜逐摈斥,终身沉草莱。”郭沫若《鲁迅与王国维》:“鲁迅的进教育部乃至进入北京教育界,都是由于蔡元培的援引。”⒊犹指引。引太平天囯洪仁玕《英杰归真》:“常思阐明真道以援引世人,而提撕警觉之不倦。”
网络解释
援引援引,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
引证。汉何休《<公羊传>序》:“援引他经,失其句读。”《三国志·魏志·臧洪传》:“重获来命,援引古今,纷紜六纸,虽欲不言,焉得已哉。”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一:“凡三百六十事,而援引书百餘种,每一书皆録一事。”清平步青《霞外攟屑·里事·茹韵香先生》:“四部七録,信口援引,诗文奇速,顷刻万言。”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谓中国只可立宪,不能革命,援引今古,洒洒万言。”提拔;引荐。汉王充《论衡·效力》:“文章滂沛,不遭有力之将援引荐举,亦将弃遗於衡门之下。”唐韩愈《县斋有怀》诗:“名声荷朋友,援引乏姻婭。”宋司马光《遗表》:“喜则数年之间,援引登青云;怒则黜逐摈斥,终身沉草莱。”郭沫若《鲁迅与王国维》:“鲁迅的进教育部乃至进入北京教育界,都是由于蔡元培的援引。”犹指引。太平天囯洪仁玕《英杰归真》:“常思阐明真道以援引世人,而提撕警觉之不倦。”
网友释义
援引,汉语词汇。拼音:yuányǐn指引用;引证;荐举;提拔;指引见《后汉书·宦者列传序》:“其有更相援引,希附权强者,皆腐身熏子。”
汉语大词典
(1).引证。汉何休《〈公羊传〉序》:“援引他经,失其句读。”《三国志·魏志·臧洪传》:“重获来命,援引古今,纷纭六纸,虽欲不言,焉得已哉。”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一:“凡三百六十事,而援引书百馀种,每一书皆录一事。”清平步青《霞外捃屑·里事·茹韵香先生》:“四部七录,信口援引,诗文奇速,顷刻万言。”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谓中国只可立宪,不能革命,援引今古,洒洒万言。”(2).提拔;引荐。汉王充《论衡·效力》:“文章滂沛,不遭有力之将援引荐举,亦将弃遗于衡门之下。”唐韩愈《县斋有怀》诗:“名声荷朋友,援引乏姻娅。”宋司马光《遗表》:“喜则数年之间,援引登青云;怒则黜逐摈斥,终身沉草莱。”郭沫若《鲁迅与王国维》:“鲁迅的进教育部乃至进入北京教育界,都是由于蔡元培的援引。”(3).犹指引。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常思阐明真道以援引世人,而提撕警觉之不倦。”
国语辞典
引证、举例。
辞典修订版
引证、举例。汉.何休〈公羊传解诂序〉:「援引他经,失其句读。」汉.王充《论衡.程材》:「援引古义,割切将欲,直言一指,触讳犯忌。」引荐、提拔。汉.王充《论衡.效力》:「文章滂沛,不遭有力之将援引荐举,亦将弃遗于衡门之下。」《后汉书.卷七八.宦者传.序》:「其有更相援引,希附权强者,皆腐身熏子,以自衒达。」
辞典简编版
引用。 【造句】援引例证、援引经义引荐、提拔。 【造句】援引人才
其他释义
①引用;引证:援引条例|援引古今|凡三百六十事,而援引书百余种。②荐举;提拔:援引贤能。
近义词
征引
援引

他们并没有援引与笔记本使用有关的皮肤癌发病例证,但出于安全的考虑,建议人们在不得不将电脑放在大腿上时,在电脑下加垫一个便携式手提箱或其他隔热垫层。

伊朗媒体星期四援引伊朗议会副议长的话说,这个草案是不能接受的。

援引外交部官员的话称,“一些英国媒体认为,沙特密切注意着这一虚假和诽谤性的指控,这将让以色列通过其领空来袭击伊朗”。

澳大利亚援引同盟条约来保卫我们。

新闻机构援引目击者的消息报导说,乔斯市的建筑物被纵火焚烧。

自那时以来,有关法国与哈马斯组织举行会谈的消息最初刊登在法国费加罗报上。该报导援引了一位法国特使的话,这位特使一个月前会晤了两位哈马斯高级官员。

新闻机构援引一位官员的话,一些有自动武器的人乘坐一个有武装警卫的小卡车来到这个泵站,然后在爆炸发生之前离开了。

盟军曾要求引渡威廉二世,威廉米娜女王援引庇护权,断然拒绝了盟军的要求。

而英国媒体援引一名正在青岛训练的帆板运动员的话说,如果海水没有清理干净,海藻将对比赛产生影响。

方志修纂大多采用自上而下的官修形式,统一的编纂体例,在编修中重视援引国史编纂的方法和要求。

更多 >>

字义分解

yuán

(1)(动)以手牵引:~手|~外。

(2)(动)引用:用。

(3)(动)援助:外~|增~|求~|声~。

yǐn

1.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2.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3.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4.退却:~退。~避。

5.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