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家信

【拼音】: jiā xìn
【简体】: 家信
【繁体】: 家信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⒈ 往返家中的信函。英:alettertoorfromone'shome;
基础解释
[alettertoorfromone/'shome]往返家中的信函
引证解释
⒈ 家中传信的人。引:《周书·刘璠传》:“璠母在建康遘疾,璠弗之知。尝忽一日举身楚痛,寻而家信至,云其母病。”后渐指家属来往的书信。《南史·徐陵传》:“及侯景入寇,陵父摛先在围城之内,陵不奉家信,便蔬食布衣,若居哀恤。”唐李冗《独异志》卷中:“晋陆云,字士龙,家在吴,久不得家信。”《三侠五义》第二十回:“家信也送到了,现有带来的回信。”杨朔《雪花飘在满洲》:“你难道没接到我的信,叫你连家信也别写!这个时候,你倒敢回来送死。”
综合释义
家中传信的人。《周书·刘璠传》:“璠母在建康遘疾,璠弗之知。尝忽一日举身楚痛,寻而家信至,云其母病。”后渐指家属来往的书信。《南史·徐陵传》:“及侯景入寇,陵父摛先在围城之内,陵不奉家信,便蔬食布衣,若居哀恤。”唐李冗《独异志》卷中:“晋陆云,字士龙,家在吴,久不得家信。”《三侠五义》第二十回:“家信也送到了,现有带来的回信。”杨朔《雪花飘在满洲》:“你难道没接到我的信,叫你连家信也别写!这个时候,你倒敢回来送死。”家信[jiāxìn]家属往来的书信。《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有紧急家信报知,候相公半日了。」《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我家伯伯大老爷在高要带了家信来。」也作「家书」。家信[jiāxìn]家中的信使。《北史.卷七零.刘璠传》:「尝忽一日举身楚痛,寻而家信至,云其母病。」
网友释义
家信(alettertoorfromone/'shome])往返家中的信函,出自《东周列国志》第四回:“原来军伍中有人接了城中家信,说:‘庄公如此厚德,太叔不仁不义。’一人传十,十人传百,都道:‘我等背正从逆,天理难容。’哄然而散。”
汉语大词典
家中传信的人。《周书·刘璠传》:“璠母在建康遘疾,璠弗之知。尝忽一日举身楚痛,寻而家信至,云其母病。”后渐指家属来往的书信。《南史·徐陵传》:“及侯景入寇,陵父摛先在围城之内,陵不奉家信,便蔬食布衣,若居哀恤。”唐李冗《独异志》卷中:“晋陆云,字士龙,家在吴,久不得家信。”《三侠五义》第二十回:“家信也送到了,现有带来的回信。”杨朔《雪花飘在满洲》:“你难道没接到我的信,叫你连家信也别写!这个时候,你倒敢回来送死。”
国语辞典
⒈ 家属往来的书信。也作「家书」。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有紧急家信报知,候相公半日了。」《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我家伯伯大老爷在高要带了家信来。」⒉ 家中的信使。引:《北史·卷七〇·刘璠传》:「尝忽一日举身楚痛,寻而家信至,云其母病。」
辞典修订版
家属往来的书信。《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有紧急家信报知,候相公半日了。」《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我家伯伯大老爷在高要带了家信来。」也作「家书」。家中的信使。《北史.卷七零.刘璠传》:「尝忽一日举身楚痛,寻而家信至,云其母病。」
辞典简编版
家属往来的书信。 【造句】他与亲人分隔多年,忽然收到儿女捎来的家信,不禁使他热泪盈眶。 △家书
其他释义
家庭成员间彼此往来的信件:平安~。
近义词
乡信 家书
家信

忠勇之心报国家,信义之心立威严。孝顺之心敬长辈,仁爱之心扶贫弱。礼仪之心诚相敬,勤俭之心为持家。善学之心传经典,赤子之心扬正气。

家信,知叔父大人,已于三月二日安厝马公塘。

默存得空就写家信;三言两语,断断续续,白天黑夜都写。这些信如果保留下来,如今重读该多么有趣!但更有价值的书信都毁掉了,又何惜那几封。

家信心百倍迎接新年的到来。主人骑着马,赶来迎接我们三个人。

事实胜于雄辩,你再强词夺理,也改变不了大家信念。

相反地,把那些东西放在一个信得过的朋友或一位家庭成员那里,这样的话,他们就可以将这些文件传真给你,给你所在地方的你国大使馆或是一家信用过和银行……到那时,你才真正不用因为要付你的法式薄饼钱而在那家餐馆端盘子了。

秋风拨动着游子的心弦,催促着他们快快地托人送去竹报平安的家信

这下大家信心更足了,牛皮哄哄的皇家重坦克部队不过尔尔。

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去了根的花草。

运行在阿里云计算上的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正式通过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测评。

更多 >>

字义分解

jiā

[ jiā ]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

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3. 居住:“可以家焉”。

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

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

8. 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10. 姓。

[ jie ]

1. 词尾,同“价”:整天家。成年家。

[ gū ]

(古汉语)

名词

1.古通“姑” 。如:阿家(称婆婆);阿家阿翁

2.另见 jiā

xìn

[ xìn ]

1. 诚实,不欺骗: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

2. 不怀疑,认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

3. 崇奉:信仰。信徒。

4. 消息:信息。杳无音信。

5. 函件:信件。信笺。信鸽。信访。

6. 随便,放任: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

7. 同“芯2”。

8. 姓。

[ shēn ]

1. 古同“伸”,舒展开。

2. 古同“伸”,表白。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