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上一个:顿委

下一个:政委

原委

【拼音】: yuán wěi
【注音】: ㄩㄢˊㄨㄟˇ
【词性】: 名词。
【结构】: 原(半包围结构)委(上下结构)
【简体】: 原委
【繁体】: 原委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原委yuánwěi。(1)事情的始末。(2)与一情况有关的事实的整个陈述,整个阐明一个情况或事情的背景知识。
基础解释
(名)事情自始至终的过程;本末:探明~|不知~|事情的~。
引证解释
⒈源委。指水的发源和归宿。引《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唐孔颖达疏:“源委谓河海之外诸大川也。”明王鏊《震泽长语·文章》:“《禹贡》叙山水脉络原委,如在目前。”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其注《水经》也,于四瀆百川之原委支派,出入分合,莫不定其方向,纪其道里。”清昭槤《啸亭杂录·裘文达公》:“所治黄、淮、淝、济、伊、洛、沁、汜等共九十三河,疏排濬瀹,贯穿原委,俱有成效,可为后法。”⒉源委。事物的始末;先后顺序。引元刘壎《隐居通议·地理》:“西汉宫中有百子池……予尝见盱江李先生赋戚夫人有曰:‘百子池头一曲春’,不知其旨,今閲《黄图》,乃见原委如此。”《红楼梦》第二二回:“袭人虽深知原委,不敢就説,只得以别事来解説。”刘真《春大姐》四:“她也顾不上害臊,当着众人的面,对明华带哭带诉地説明了原委。”⒊引申为原因;缘由。引元刘壎《隐剧通议·诗歌一》:“诗本於人情,关於风教,繫於安危理乱,此作诗之原委也。”
网络解释
原委1.源委。指水的发源和归宿。2.源委。事物的始末;先后顺序。3.引申为原因;缘由。
综合释义
源委。指水的发源和归宿。《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唐孔颖达疏:“源委谓河海之外诸大川也。”明王鏊《震泽长语·文章》:“《禹贡》叙山水脉络原委,如在目前。”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其注《水经》也,于四瀆百川之原委支派,出入分合,莫不定其方向,纪其道里。”清昭槤《啸亭杂录·裘文达公》:“所治黄、淮、淝、济、伊、洛、沁、汜等共九十三河,疏排濬瀹,贯穿原委,俱有成效,可为后法。”源委。事物的始末;先后顺序。元刘壎《隐居通议·地理》:“西汉宫中有百子池……予尝见盱江李先生赋戚夫人有曰:‘百子池头一曲春’,不知其旨,今閲《黄图》,乃见原委如此。”《红楼梦》第二二回:“袭人虽深知原委,不敢就説,只得以别事来解説。”刘真《春大姐》四:“她也顾不上害臊,当着众人的面,对明华带哭带诉地説明了原委。”引申为原因;缘由。元刘壎《隐剧通议·诗歌一》:“诗本於人情,关於风教,繫於安危理乱,此作诗之原委也。”
网友释义
1.源委。指水的发源和归宿。2.源委。事物的始末;先后顺序。3.引申为原因;缘由。
汉语大词典
(1).源委。指水的发源和归宿。《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唐孔颖达疏:“源委谓河海之外诸大川也。”明王鏊《震泽长语·文章》:“《禹贡》叙山水脉络原委,如在目前。”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其注《水经》也,于四渎百川之原委支派,出入分合,莫不定其方向,纪其道里。”清昭梿《啸亭杂录·裘文达公》:“所治黄、淮、淝、济、伊、洛、沁、汜等共九十三河,疏排浚瀹,贯穿原委,俱有成效,可为后法。”(2).源委。事物的始末;先后顺序。元刘埙《隐居通议·地理》:“西汉宫中有百子池……予尝见盱江李先生赋戚夫人有曰:‘百子池头一曲春’,不知其旨,今阅《黄图》,乃见原委如此。”《红楼梦》第二二回:“袭人虽深知原委,不敢就说,只得以别事来解说。”刘真《春大姐》四:“她也顾不上害臊,当着众人的面,对明华带哭带诉地说明了原委。”(3).引申为原因;缘由。元刘埙《隐剧通议·诗歌一》:“诗本于人情,关于风教,系于安危理乱,此作诗之原委也。”
国语辞典
事情的始末。
辞典修订版
事情的始末。《红楼梦.第二二回》:「袭人深知原委,不敢就说,只得以他事来解释。」《文明小史.第五九回》:「黄世昌大喜,又出来到院上,找着了内巡捕,说明原委,托他照应照应。」
辞典简编版
事情的始末。 【造句】她虽深知此事的原委,但因事关重大,所以不肯轻易透露。
其他释义
事情的始末:说明原委|原委脉络|深知原委|莫知原委。
近义词
源委 委曲 曲折 冤枉 始末 勉强 经过
近义词
结果
原委

王警官通过耐心地询问,终于使小林一五一十地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他把事情原委都交代清楚了。

把事情的原委说清楚了,大家才消除了对他的误会。

不要乱想,因为你并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也不知道事情的原委,乱想只会让自己更难受,让自己乱想还不如去找答应。

此种从何探原委,春风无处著繁华。

他发的签名是给你看的,稍微等待,然后加他,先道歉哄好,在等待,最后澄清说清原委,如果他还不依不饶的,分了就行。

再比如他们是因为一些小事闹离婚,作为子女的自己,就该找父母谈谈心,了解事情的原委后,自己动动脑筋来说服他们,使父母重归于好。

然而,究其原委,并非一味追求联邦式同盟的妄自菲薄或者意气用事。

这就是使女人可爱得无法抗拒的原委.

这,大概是千百年来,人们之所以传颂他的原委之一吧!

更多 >>

字义分解

yuán

(1)(形)最初的;开始的:~始|~人|~生动物。

(2)(形)原来;本来:~地|~作者。

(3)(形)没加工的:~棉|~煤|~油。

(4)(Yuán)姓。

(5)(动)原谅:情有可~。

(6)(名)宽广平坦的地方:平~|高~|草~。

(7)同“”。

wěi

[ wěi ]

1. 任,派,把事交给人办:委托。委派。委任。委员。委以重任。

2. 抛弃,舍弃:委弃。委之于地。

3. 推托,卸:推委。委罪。

4. 曲折,弯转:委曲。委婉。委屈。

5. 积聚:委积。

6. 末、尾:原委。穷源意委(追究事物本原及其发展)。

7. 确实:委实。

8. 无精打采,不振作:委顿。委靡。

[ wēi ]

1. 〔委蛇(yí ㄧˊ)〕①敷衍,应付;②同“逶迤”。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