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上一个:中朝

下一个:中州

中和

【拼音】: zhōng hé
【注音】: ㄓㄨㄥㄏㄜˊ
【词性】: 动词。
【结构】: 中(独体结构)和(左右结构)
【简体】: 中和
【繁体】: 中和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中和zhōnghé(1)使中和例用酸中和碱英neutralize(2)相对的事物互相抵消,失去各自的性质例酸碱中和英neutralization中和[zhōnghé]⒈使中和。例用酸中和碱。英neutralize;⒉相对的事物互相抵消,失去各自的性质。例酸碱中和。英neutralization;
基础解释
又称中和作用。酸与硷相互作用而生成盐和水的作用。例如:
引证解释
⒈同“中和”。引《汉书·叙传上》:“欥中龢为庶几兮,颜与冉又不得。”颜师古注:“龢,古和字也。”明宋濂《瑶芳楼记》:“况夫宫角之相参,羽徵之互奏,禁其忿慾之邪,宣以中龢之正。”1.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儒家认为能“致中和”,则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达于和谐境界。《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东观汉记·张纯传》:“谦俭节约,闺门中和。”唐权德舆《奉和圣制中春麟德殿会百僚观新乐》:“大乐本天地,中和序人伦。”清赵翼《安宁州汤池》诗:“性真抱中和,元气葆温燠。”⒉中正平和。引《荀子·王制》:“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杨倞注:“中和谓宽猛得中也。”田北湖《论文章源流》:“闻其声音,油然愉快,游神宇下,含履中和。”朱自清《山野掇拾》:“他是个含忍与自制的人,是个中和的人。”⒊道教语。指元气。引《太平经·和三气兴帝王法》:“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北周庾信《道士步虚词》之四:“中和炼九气,甲子谢三元。”⒋化学、物理名词。(1)指相当量的酸和碱互相作用生成盐和水。(2)指抗毒素或抗毒血清跟毒素起作用,产生其他物质,使毒素的毒性消失。(3)指物体的正电量和负电量相等而不显带电现象的状态。
网络解释
中和(汉语词汇)中和,汉语词汇。
释义
1.使中和。2.相对的事物互相抵消,失去各自的性质。3、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
综合释义
同“中和”。《汉书·叙传上》:“欥中龢为庶几兮,颜与冉又不得。”颜师古注:“龢,古和字也。”明宋濂《瑶芳楼记》:“况夫宫角之相参,羽徵之互奏,禁其忿慾之邪,宣以中龢之正。”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儒家认为能“致中和”,则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达于和谐境界。《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东观汉记·张纯传》:“谦俭节约,闺门中和。”唐权德舆《奉和圣制中春麟德殿会百僚观新乐》:“大乐本天地,中和序人伦。”清赵翼《安宁州汤池》诗:“性真抱中和,元气葆温燠。”中正平和。《荀子·王制》:“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杨倞注:“中和谓宽猛得中也。”田北湖《论文章源流》:“闻其声音,油然愉快,游神宇下,含履中和。”朱自清《山野掇拾》:“他是个含忍与自制的人,是个中和的人。”道教语。指元气。《太平经·和三气兴帝王法》:“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北周庾信《道士步虚词》之四:“中和炼九气,甲子谢三元。”化学、物理名词。(1)指相当量的酸和碱互相作用生成盐和水。(2)指抗毒素或抗毒血清跟毒素起作用,产生其他物质,使毒素的毒性消失。(3)指物体的正电量和负电量相等而不显带电现象的状态。
网友释义
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聂文涛注:喜怒哀乐没有发作失控(此言不因个人情绪而左右正见),叫做中;喜怒哀乐情绪表现出来的时候,都恰到好处,叫做和。君子能够做到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做到和,天下才能归于道。君子的中和如果做到完美的程度,天地都会赋予他应有的位置,万物都会养育他。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汉语大词典
同“中和”。《汉书·叙传上》:“欥中和为庶几兮,颜与冉又不得。”颜师古注:“和,古和字也。”明宋濂《瑶芳楼记》:“况夫宫角之相参,羽徵之互奏,禁其忿欲之邪,宣以中和之正。”(1).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儒家认为能“致中和”,则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达于和谐境界。《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东观汉记·张纯传》:“谦俭节约,闺门中和。”唐权德舆《奉和圣制中春麟德殿会百僚观新乐》:“大乐本天地,中和序人伦。”清赵翼《安宁州汤池》诗:“性真抱中和,元气葆温燠。”(2).中正平和。《荀子·王制》:“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杨倞注:“中和谓宽猛得中也。”田北湖《论文章源流》:“闻其声音,油然愉快,游神宇下,含履中和。”朱自清《山野掇拾》:“他是个含忍与自制的人,是个中和的人。”(3).道教语。指元气。《太平经·和三气兴帝王法》:“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北周庾信《道士步虚词》之四:“中和炼九气,甲子谢三元。”(4).化学、物理名词。(1)指相当量的酸和碱互相作用生成盐和水。(2)指抗毒素或抗毒血清跟毒素起作用,产生其他物质,使毒素的毒性消失。(3)指物体的正电量和负电量相等而不显带电现象的状态。
国语辞典
儒家以中正平和为中庸之道的精神修养。后亦泛指平衡稳定、不受干扰的状态。中和[zhōnghé]⒈儒家以中正平和为中庸之道的精神修养。后亦泛指平衡稳定、不受干扰的状态。引《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荀子·致士》:「然后中和察断以辅之,政之隆也。」⒉中和反应的简称。参见「中和反应」条。⒊地名。隶属新北市中和区,北侧紧临板桥区,南接土城、新店,东界永和区。以旧时的中坑、漳和二庄而得名。民国六十八年一月一日,与永和同时升格为县辖市,民国九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又改制为中和区。在建设上,一度落后永和甚多,自华中桥通车后,发展迅速,已能与永和并驾齐驱,台北捷运中和线通车后,更加速了繁荣。境内名胜古迹首推圆通寺。英语ZhongheorChunghocityinNewTaipeiCity新北市[Xin1bei3shi4],Taiwan,toneutralize,tocounteract,neutralization(chemistry)​德语neutralisieren(V)​法语neutralisation
辞典修订版
儒家以中正平和为中庸之道的精神修养。后亦泛指平衡稳定、不受干扰的状态。《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荀子.致士》:「然后中和察断以辅之,政之隆也。」中和反应的简称。参见「中和反应」条。地名。隶属新北市中和区,北侧紧临板桥区,南接土城、新店,东界永和区。以旧时的中坑、漳和二庄而得名。1979年一月一日,与永和同时升格为县辖市,2010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又改制为中和区。在建设上,一度落后永和甚多,自华中桥通车后,发展迅速,已能与永和并驾齐驱,台北捷运中和线通车后,更加速了繁荣。
辞典简编版
性情中正平和。 【造句】喜怒哀乐发而中节,就是中和的表现。即中和反应。化学上指适当的酸和硷作用,会使酸性和硷性消失,成为中性。 【造句】盐酸和氢氧化钠作用就产生酸硷中和。
其他释义
1.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儒家认为能'致中和',则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达于和谐境界。2.中正平和。3.道教语。指元气。4.化学﹑物理名词。(1)指相当量的酸和碱互相作用生成盐和水。(2)指抗毒素或抗毒血清跟毒素起作用,产生其他物质,使毒素的毒性消失。(3)指物体的正电量和负电量相等而不显带电现象的状态。
近义词
中庸
近义词
加剧
中和

养生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听;莫强食欲,莫大醉,莫大忧怒,莫大哀思,此所谓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

你的温柔还清晰如昨,我终于不那么执着,轻轻的微风也在试探思念浓薄,我心中和你的情感有一种暧昧的完美…

是啊,天晓得呢?你的小男孩长大后可能去搞同性恋让人爆菊花,也可能在一夫一妻制中和他的伴侣恩恩爱爱白头偕老,甚至他都可能去当个清心寡欲的僧侣。

因为他们于前行路上瞻前顾后的步态中以及对理的妥协中,能让抑制的冲动获得暂时的释放,为情绪的平衡与中和创造条件,从而为能与传统伦理呼应而获得一种放松感和安适感。

眼下平壤军所占的地域,是一个紧靠海岸线的狭长地带,长达六百余里,南起中和城,北至鸭绿江畔的义州。

吸附钼后的吸附剂用氨水反洗,得到的钼酸铵溶液,通过蒸发、浓缩、中和结晶出仲钼酸铵,从而回收其中的钼。

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说明酞菁铜羧酸的羧基和聚苯胺的氨基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即成功的对聚苯胺进行了掺杂。

这里气候奇寒、终年积雪不化,一般植物根本无法生存,而雪莲却能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中和空气稀薄的缺氧环境中傲霜斗雪、顽强生长。

而雪莲却能在那严寒中和空气稀薄的环境中傲霜斗雪、顽强生长。

它们生长于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之上,能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中和空气稀薄的缺氧环境中傲霜斗雪、顽强生长,吸取天地精华,不染凡尘,高傲,是圣洁的化身。

更多 >>

字义分解

zhōng

[ zhōng ]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6. 适于,合于:中看。

[ zhòng ]

1. 恰好合上: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中毒。中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中举。中状元。

[ hé ]

1.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2.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3.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5. 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6. 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7. 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8. 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10. 姓。

[ hè ]

1.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

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和诗。

[ huó ]

1.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 huò ]

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

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和水。

[ hú ]

1.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