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上一个:大澈大悟

下一个:大度

大都

【拼音】: dà dū
【简体】: 大都
【繁体】: 大都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⒈ 几乎全部或大多数。例:夜幕降临,动物大都走向高处,都想得到合适的光照。英:universally;mostly;forthemostpart;大都[dàdū]⒈ 中国元朝(1271—1368)首都,即今北京,1272年在营建中命名“大都”,意指天下最大都城。英:Dadu;
基础解释
(副)大多。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王畿外围公的采地。引:《周礼·地官·载师》:“以小都之田任县地,以大都之田任畺地。”郑玄注:“大都,公之采地,王子弟所食邑也。”⒉ 泛称都邑之大者。引:《左传·隐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明王鏊《震泽长语·官制》:“唐世诸道置按察使,后改为採访处置使,治於所部之大都。”清顾炎武《莱州》诗:“海右称名郡,齐东亦大都。”⒊ 大概;大抵。引:晋王羲之《十七帖》:“吾服食久,犹为劣劣,大都比之年时,为復可耳。”唐柳宗元《与萧翰林俛书》:“长来觉日月益促,岁岁更甚。大都不过数十寒暑,则无此身矣。”⒋ 称事物大致的内容或情况。引:唐韩愈《画记》:“且命工人存其大都焉。”明宋濂《汉天师世家序》:“濂因据氏族羣书补之,復用史法略载其相承之绪,使一閲輒知大都,而其详别见於左方云。”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八大王》:“醒则犹人,而醉则犹鳖,此酒人之大都也。”⒌ 大多。引: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等》:“剉胡叶,煮三沸汤。待冷,接取清者,溲麴。以相著为限,大都欲小刚,勿令太泽。擣令可团便止。”唐元稹《葬安氏志》:“大都女子由人者也,虽妻人之家,常自不得舒释。”元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大都来是书生命里,不争将黄阁玉堂臣,几乎的做了违宣抗勅鬼。”《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便是那史书上所载的那些忠臣烈士以至愚夫愚妇,虽所遇不同,大都各有个万不得已。”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墙上的石灰大都剥落了,露出了焦黄的土砖。”⒍ 仅仅;不过。引:宋辛弃疾《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词:“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金李俊明《摸鱼儿·送侄谦甫出山》词:“这光景能销几度,大都数十寒暑。”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大都来一寸眉峯,怎当他许多顰皱。”⒎ 元代京城,旧址在今北京城内。蒙古忽必烈以开平为上都,辽之燕京为中都。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在中都东北兴建新城,九年(公元1272年)改称大都,二十年(公元1283年)筑成。城东西两面相当今北京内城东西城墙,南至今东、西长安街,北至德胜门、安定门外土城旧址。参阅《元史·地理志一》、清孙承泽《天府广记·建置》。
综合释义
古代王畿外围公的采地。《周礼·地官·载师》:“以小都之田任县地,以大都之田任畺地。”郑玄注:“大都,公之采地,王子弟所食邑也。”泛称都邑之大者。《左传·隐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明王鏊《震泽长语·官制》:“唐世诸道置按察使,后改为採访处置使,治於所部之大都。”清顾炎武《莱州》诗:“海右称名郡,齐东亦大都。”大概;大抵。晋王羲之《十七帖》:“吾服食久,犹为劣劣,大都比之年时,为復可耳。”唐柳宗元《与萧翰林俛书》:“长来觉日月益促,岁岁更甚。大都不过数十寒暑,则无此身矣。”称事物大致的内容或情况。唐韩愈《画记》:“且命工人存其大都焉。”明宋濂《汉天师世家序》:“濂因据氏族羣书补之,復用史法略载其相承之绪,使一閲輒知大都,而其详别见於左方云。”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八大王》:“醒则犹人,而醉则犹鳖,此酒人之大都也。”大多。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等》:“剉胡叶,煮三沸汤。待冷,接取清者,溲麴。以相著为限,大都欲小刚,勿令太泽。擣令可团便止。”唐元稹《葬安氏志》:“大都女子由人者也,虽妻人之家,常自不得舒释。”元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大都来是书生命里,不争将黄阁玉堂臣,几乎的做了违宣抗勅鬼。”《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便是那史书上所载的那些忠臣烈士以至愚夫愚妇,虽所遇不同,大都各有个万不得已。”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墙上的石灰大都剥落了,露出了焦黄的土砖。”仅仅;不过。宋辛弃疾《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词:“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金李俊明《摸鱼儿·送侄谦甫出山》词:“这光景能销几度,大都数十寒暑。”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大都来一寸眉峯,怎当他许多顰皱。”元代京城,旧址在今北京城内。蒙古忽必烈以开平为上都,辽之燕京为中都。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在中都东北兴建新城,九年(公元1272年)改称大都,二十年(公元1283年)筑成。城东西两面相当今北京内城东西城墙,南至今东、西长安街,北至德胜门、安定门外土城旧址。参阅《元史·地理志一》、清孙承泽《天府广记·建置》。
网友释义
中医针灸穴位之一,隶属足太阴脾经。出《灵枢·本输》。[定位]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一说“本节之后下陷者之中”(《灵枢·本输》)。[解剖]在拇展肌止点;有足底内侧动、静脉的分支;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趾底固有神经。[主治]腹胀,胃痛,呕吐,泄泻,便秘,热病。[配伍]配足三理治腹胀。[刺灸法]直刺0.3~0.5寸。[附注]足太阴经所溜为“荥”。
汉语大词典
(1).古代王畿外围公的采地。《周礼·地官·载师》:“以小都之田任县地,以大都之田任畺地。”郑玄注:“大都,公之采地,王子弟所食邑也。”(2).泛称都邑之大者。《左传·隐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明王鏊《震泽长语·官制》:“唐世诸道置按察使,后改为采访处置使,治于所部之大都。”清顾炎武《莱州》诗:“海右称名郡,齐东亦大都。”(3).大概;大抵。晋王羲之《十七帖》:“吾服食久,犹为劣劣,大都比之年时,为复可耳。”唐柳宗元《与萧翰林俛书》:“长来觉日月益促,岁岁更甚。大都不过数十寒暑,则无此身矣。”(4).称事物大致的内容或情况。唐韩愈《画记》:“且命工人存其大都焉。”明宋濂《汉天师世家序》:“濂因据氏族群书补之,复用史法略载其相承之绪,使一阅辄知大都,而其详别见于左方云。”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八大王》:“醒则犹人,而醉则犹鳖,此酒人之大都也。”(5).大多。北魏贾思协《齐民要术·造神曲并酒等》:“剉胡叶,煮三沸汤。待冷,接取清者,溲曲。以相著为限,大都欲小刚,勿令太泽。捣令可团便止。”唐元稹《葬安氏志》:“大都女子由人者也,虽妻人之家,常自不得舒释。”元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大都来是书生命里,不争将黄阁玉堂臣,几乎的做了违宣抗敕鬼。”《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便是那史书上所载的那些忠臣烈士以至愚夫愚妇,虽所遇不同,大都各有个万不得已。”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墙上的石灰大都剥落了,露出了焦黄的土砖。”(6).仅仅;不过。宋辛弃疾《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词:“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金李俊明《摸鱼儿·送侄谦甫出山》词:“这光景能销几度,大都数十寒暑。”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大都来一寸眉峰,怎当他许多颦皱。”(7).元代京城,旧址在今北京城内。蒙古忽必烈以开平为上都,辽之燕京为中都。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在中都东北兴建新城,九年(公元1272年)改称大都,二十年(公元1283年)筑成。城东西两面相当今北京内城东西城墙,南至今东、西长安街,北至德胜门、安定门外土城旧址。参阅《元史·地理志一》、清孙承泽《天府广记·建置》。
国语辞典
⒈ 大概。引:《三国志·卷八·魏书·张鲁传》:「有病自首其过,大都与黄巾相似。」唐·柳宗元〈与萧翰林俛书〉:「长来觉日月益促,岁岁更甚,大都不过数十寒暑。」⒉ 大多数。引:《儿女英雄传·第一九回》:「便是那史书上所载的那些忠臣烈士以至愚夫愚妇,虽所遇不同,大都各有个万不得已。」近多数大都[dàdū]⒈ 古代王畿外围,王之诸子的食邑。后亦泛指大的都邑。引:《周礼·地官·戴师》:「以大都之田任疆地。」汉·郑玄·注:「大都,公之采地,王子弟所食邑也。」⒉ 地名。在今北京城内,为元朝国都。忽必烈至元四年于中都(燕京)​之东北建新城,九年改称为「大都」。
辞典修订版
大概。《三国志.卷八.魏书.张鲁传》:「有病自首其过,大都与黄巾相似。」唐.柳宗元〈与萧翰林俛书〉:「长来觉日月益促,岁岁更甚,大都不过数十寒暑。」大多数。《儿女英雄传.第一九回》:「便是那史书上所载的那些忠臣烈士以至愚夫愚妇,虽所遇不同,大都各有个万不得已。」[二]ㄉㄚˋ ㄉㄨ dàdū
其他释义
1.古代王畿外围公的采地。2.泛称都邑之大者。3.大概;大抵。4.称事物大致的内容或情况。5.大多。6.仅仅;不过。7.元代京城﹐旧址在今北京城内。蒙古忽必烈以开平为上都﹐辽之燕京为中都。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在中都东北兴建新城﹐九年(公元1272年)改称大都﹐二十年(公元1283年)筑成。城东西两面相当今北京内城东西城墙﹐南至今东﹑西长安街﹐北至德胜门﹑安定门外土城旧址。参阅《元史.地理志一》﹑清孙承泽《天府广记.建置》。
近义词
多半 多数
近义词
少数
大都

挨肩擦背,大都名利之徒;费力劳心,多半商农之辈。

他们大都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知书达礼,有很好的道德情操,深受邻里百姓的爱戴,对乡里社会具有很大的影响。

事实是,但凡与樱花有关的诗词,多半不似白乐天那般的乐天,大都是对纯洁之美的爱怜、对年华易逝的惋惜、对聚短离长的伤感。

波克夏就像是商业界的大都会美术馆,我们偏爱收集当代最伟大的企业。

由于澳大利亚可以观赏到各种地形风貌,从沙漠到热带雨林,从地处热带的海滩到白雪皑皑的田野,从扑朔迷离的大都市到人迹罕到的旷野,景观各异,令人叹为观止。

你可以观赏到各种地形风貌,从沙漠到热带雨林,从地处热带的海滩到白雪皑皑的田野,从扑朔迷离的大都市到人迹罕至的旷野。

他们大都停留在登记信用卡债务、按揭,还有商业贷款的阶段,更别提那些还在他们的投资组合里的复杂的衍生产品。

侵犯国有商业秘密案件大都是由拥有国有商业秘密的企业职员违反规定,因跳槽后受雇于其他单位或自立门户擅自使用原单位的商业秘密等行为而引起的。

“我们平时自己感冒发烧后在药店购买的快克、新康泰克、康必得、感康等药品大都含有解热镇痛成分,其中最多的就是对乙酰氨基酚。

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

更多 >>

字义分解

[ dà ]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 dài ]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 tài ]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 dū ]

1. 大都市:都市。都会。通都大邑。

2. 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京城:首都。国都。京都。建都。

3. 美好:“雍容闲雅,甚都”。都丽。都雅。

4. 总:都为一集。

5. 居:“都卿相之位”。

6. 古代称头目、首领。

7. 姓。

[ dōu ]

1. 全,完全:都要。功课学得都不错。

2. 表示语气的加重:一动都不动。

大都相关知识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诗句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