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上一个:白附散

下一个:感附

阿附

【拼音】: ē fù
【注音】: ㄜㄈㄨˋ
【结构】: 阿(左右结构)附(左右结构)
【简体】: 阿附
【繁体】: 阿附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阿附ēfù。(1)逢迎依附。阿附[ēfù]⒈逢迎依附。例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皆阿附畏事显,不敢言。——《汉书·王尊传》英fawnonandecho;
引证解释
⒈依附。引《汉书·王尊传》:“中书謁者令石显贵幸,专权为姦邪。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皆阿附畏事显,不敢言。”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齐人外矫仁义,内怀鄙吝……好驰虚誉,阿附成名。”明李贽《赵汝愚传论》:“吾恐天下之人,耳尽聋,目尽瞎。亦必以我为阿附丞相者矣。”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二·张綵》:“大学士焦芳导瑾为恶,刘宇首阿附瑾,綵皆劝退之。”⒉偏袒附和。引《新唐书·李德裕传》:“既德裕被放,柔立内愍伤之,为上书直其冤,坐阿附,贬南阳尉。”
网络解释
阿附阿附,汉语词汇。
释义
1、依附。2、偏袒附和。
综合释义
逢迎依附《汉书·王尊传》:“中书謁者令石显贵幸,专权为姦邪。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皆阿附畏事显,不敢言。”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齐人外矫仁义,内怀鄙吝……好驰虚誉,阿附成名。”明李贽《赵汝愚传论》:“吾恐天下之人,耳尽聋,目尽瞎。亦必以我为阿附丞相者矣。”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二·张綵》:“大学士焦芳导瑾为恶,刘宇首阿附瑾,綵皆劝退之。”1、依附。2、偏袒附和。《新唐书·李德裕传》:“既德裕被放,柔立内愍伤之,为上书直其冤,坐阿附,贬南阳尉。”
网友释义
阿附,汉语词汇。拼音:ēfù释义:1、依附。2、偏袒附和。
汉语大词典
(1).依附。《汉书·王尊传》:“中书谒者令石显贵幸,专权为奸邪。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皆阿附畏事显,不敢言。”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齐人外矫仁义,内怀鄙吝……好驰虚誉,阿附成名。”明李贽《赵汝愚传论》:“吾恐天下之人,耳尽聋,目尽瞎。亦必以我为阿附丞相者矣。”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二·张綵》:“大学士焦芳导瑾为恶,刘宇首阿附瑾,綵皆劝退之。”(2).偏袒附和。《新唐书·李德裕传》:“既德裕被放,柔立内悯伤之,为上书直其冤,坐阿附,贬南阳尉。”
国语辞典
巴结奉承,比附迎合。阿附[ēfù]⒈巴结奉承,比附迎合。引《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三国演义·第二〇回》:「忠臣不怕死!吾等死作汉鬼,强似你阿附国贼!」英语tofawn(asflatterer)​
辞典修订版
巴结奉承,比附迎合。《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三国演义.第二零回》:「忠臣不怕死!吾等死作汉鬼,强似你阿附国贼!」
其他释义
〈书〉逢迎附和:~权贵。
阿附

方宪等宠贵,群臣阿附,唯恐不及,皆言宪受顾命之托,怀伊吕之忠;今严威既行,又皆言当死,不复顾其前后,考折厥衷。

迁为济南相,国有十馀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於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

立朝五十年,风节挺劲,无所阿附,也算是善终。

尔等大臣受国厚恩,如何阿附权臣,蔑视幼主?从今往后洗涤思想,忠心报主,如再有这等的,典刑处之。

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

他既不阿附于鳌拜,也不强烈的反对鳌拜,所以,很多人都说他是皇上和鳌拜之间的中间派。

近日中常侍黄皓用事,公卿多阿附之,入其朝不闻直言,经其野民有菜色,所谓燕雀处堂,不知大厦之将焚者也。

尔等大臣受国厚恩,如何阿附权臣,蔑视幼主?从今往后应框正思想,忠心报主,如再有这等的,典刑处之。

窃见相等前治东平王狱,不以云为不当死,欲关公卿示重慎;置驿马传囚,势不得逾冬月,诚不见其外内顾望阿附为云验。

自此南氏以南史为姓,立志为周天著信史,绝不阿附天子一人一姓。

更多 >>

字义分解

ē

[ ā ]

1.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 ē ]

1. 迎合,偏袒:阿附。阿其所好。阿谀逢迎。

2. 凹曲处:山阿。

[ a ]

1. 同“啊”。

(1)(动)附带:~设|~则|~寄照片一张|你给我再~上一笔;让他收到这封信就回信。

(2)(动)靠近:~近|~在他的耳朵旁边低声说话。

(3)(动)依从;依附:~议|~庸。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