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上一个:接着

下一个:接响

接踵

【拼音】: jiē zhǒng
【注音】: ㄐ一ㄝㄓㄨㄥˇ
【词性】: 动词。
【结构】: 接(左右结构)踵(左右结构)
【简体】: 接踵
【繁体】: 接踵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接踵jiēzhǒng。(1)脚尖脚跟相接,形容人多如流。
基础解释
(书)(动)后面人的脚尖接着前面人的脚跟,形容人多,接连不断:~而来(比喻相继不断)。
引证解释
⒈接触到前面人的足跟。意谓相继、相从、连续不断或紧接着。引《战国策·秦策四》:“韩魏父子兄弟接踵而死於秦者百世矣。”《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徒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宋王安石《和微之登高斋》:“魏王兵马接踵出,旗纛千里相搪挨。”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香云》:“张筵设宴,大会亲戚,来赴者接踵。”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二章:“甚怪大地之内,於千万年贤豪接踵,圣哲比肩,立法如云,创説如雨,而不加恤察。”洪深《冯大少爷》:“生先陈归,久待妻子不见,孑身復出。甫离家,陈接踵返。”
网络解释
接踵接踵,指脚尖脚跟相接,形容人多如流。
综合释义
接触到前面人的足跟。意谓相继、相从、连续不断或紧接着。《战国策·秦策四》:“韩魏父子兄弟接踵而死於秦者百世矣。”《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徒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宋王安石《和微之登高斋》:“魏王兵马接踵出,旗纛千里相搪挨。”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香云》:“张筵设宴,大会亲戚,来赴者接踵。”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二章:“甚怪大地之内,於千万年贤豪接踵,圣哲比肩,立法如云,创説如雨,而不加恤察。”洪深《冯大少爷》:“生先陈归,久待妻子不见,孑身復出。甫离家,陈接踵返。”
汉语大词典
接触到前面人的足跟。意谓相继、相从、连续不断或紧接着。《战国策·秦策四》:“韩魏父子兄弟接踵而死于秦者百世矣。”《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徒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宋王安石《和微之登高斋》:“魏王兵马接踵出,旗纛千里相搪挨。”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香云》:“张筵设宴,大会亲戚,来赴者接踵。”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二章:“甚怪大地之内,于千万年贤豪接踵,圣哲比肩,立法如云,创说如雨,而不加恤察。”洪深《冯大少爷》:“生先陈归,久待妻子不见,孑身复出。甫离家,陈接踵返。”
国语辞典
后面的人的脚尖与前面的人的脚后跟相接续。形容相继不绝。
辞典修订版
后面的人的脚尖与前面的人的脚后跟相接续。形容相继不绝。《三国演义.第九三回》:「黄巾之后,董卓、催、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
辞典简编版
后者的脚尖紧跟着前者的脚后跟。形容相继不绝。 【造句】接踵而至的挫败并没有击垮他的信心,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
其他释义
〈书〉后面的人的脚尖接着前面的人的脚跟。形容人多,接连不断:摩肩~ㄧ~而来。
近义词
相继
接踵

街上的汽车接踵而至,十字路口的红绿灯目不转睛的看着它们安全的行驶。

参观花会的人接踵比肩,络绎不绝。也作“比肩接踵”。

在这人们摩肩接踵的繁华都市,他心中却感到空落落的,有一种说不出的孤独与怅惘。

每逢节假日,市场上的行人真是摩肩接踵,一派热闹繁忙景象。

秦始皇兵马俑展览开始后,参观的人便接踵而至。

职业介绍所刚开业,应聘的人员便接踵而来。

江君的画展开幕后,参观的人接踵而至。

山路上,一块块醒目的路标接踵而来,叫人提心吊胆。

年节将近,民眾纷纷前往菜市场採办年货,摩肩接踵的人潮把整条街挤得水洩不通。

节日的公园里,游人摩肩接踵,十分拥挤。

更多 >>

字义分解

jiē

1.  连成一体:接合。接骨。接壤。衔接。

2.  继续,连续:接力。接替。接班。接二连三。再接再厉。

3.  靠近,挨上:接近。邻接。接吻。

4.  承受,收取:接受。接收。接纳。接管。

5.  迎:接风。接生。接待。

6.  姓。

zhǒng

(1)(名)脚后跟。

(2)(动)亲到。

(3)(动)跟随。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