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上一个:耳纩

下一个:重纩

旒纩

【拼音】: liú kuàng
【注音】: ㄌ一ㄡˊㄎㄨㄤˋ
【结构】: 旒(左右结构)纩(左右结构)
【繁体】: 旒纊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1.有垂旒与黈纩为饰的帝王冠冕。亦借指帝王视听。2.借称帝王。旒纩[liúkuàng]⒈有垂旒与黈纩为饰的帝王冠冕。亦借指帝王视听。⒉借称帝王。
基础解释
有垂旒与黈纩为饰的帝王冠冕。亦借指帝王视听。借称帝王。
引证解释
⒈有垂旒与黈纩为饰的帝王冠冕。亦借指帝王视听。引南朝梁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伏惟陛下道隐旒纊,信充符璽。”唐欧阳詹《吊汉武帝文》:“爱深宫秘殿者,可以垂旒纊;好青山緑水者,可以栖江湖。”清顾炎武《京师作》诗:“其内廓乾清,至尊儼旒纊。”⒉借称帝王。引唐李尚一《开业寺碑》:“遂能上闻旒纊,光动丝纶。”宋张孝祥《水调歌头·送刘恭父趋朝》词:“旒纊释南顾,戈甲濯银潢。”
网络解释
旒纩旒纩,有垂旒与黈纩为饰的帝王冠冕。亦借指帝王视听。
综合释义
有垂旒与黈纩为饰的帝王冠冕。亦借指帝王视听。南朝梁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伏惟陛下道隐旒纊,信充符璽。”唐欧阳詹《吊汉武帝文》:“爱深宫秘殿者,可以垂旒纊;好青山緑水者,可以栖江湖。”清顾炎武《京师作》诗:“其内廓乾清,至尊儼旒纊。”借称帝王。唐李尚一《开业寺碑》:“遂能上闻旒纊,光动丝纶。”宋张孝祥《水调歌头·送刘恭父趋朝》词:“旒纊释南顾,戈甲濯银潢。”
汉语大词典
(1).有垂旒与黈纩为饰的帝王冠冕。亦借指帝王视听。南朝梁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伏惟陛下道隐旒纩,信充符玺。”唐欧阳詹《吊汉武帝文》:“爱深宫秘殿者,可以垂旒纩;好青山绿水者,可以栖江湖。”清顾炎武《京师作》诗:“其内廓乾清,至尊俨旒纩。”(2).借称帝王。唐李尚一《开业寺碑》:“遂能上闻旒纩,光动丝纶。”宋张孝祥《水调歌头·送刘恭父趋朝》词:“旒纩释南顾,戈甲濯银潢。”
旒纩

顷因革之令,随事必下,而张弛之要,未臻厥宜,民瘼犹繁,廉平尚寡,所以伫旒纩而载怀,朝玉帛而兴叹。

更多 >>

字义分解

liú

(1)(名)旗子上面的飘带。

(2)(名)古代皇帝礼帽前后的玉串。

kuàng

(名)丝绵絮。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