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上一个:阳历

下一个:日历

阅历

【拼音】: yuè lì
【注音】: ㄩㄝˋㄌ一ˋ
【词性】: 名词。
【结构】: 阅(半包围结构)历(半包围结构)
【简体】: 阅历
【繁体】: 閱歷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阅历yuèlì。(1)指过去所经历的事迹。(2);或历任的职务。阅历[yuèlì]⒈指过去所经历的事迹。例阅历三旬,贼以飞梯,鹅车,木驴等四面齐攻,城欲陷者数。——《旧唐书·吐蕃传》英experience;⒉;或历任的职务。例阅历浅。
基础解释
(动)亲身经验过;经历过:~过很多事。②(名)由经历得来的知识:~丰富。
引证解释
⒈经历。引《旧唐书·吐蕃传下》:“﹝吐蕃军﹞十五万众,围我盐州数重……閲歷三旬,赋以飞梯、鹅车、木驴等四面齐攻,城欲陷者数四。”⒉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引元方回《次韵刘元煇喜予还家携酒见访》之一:“苦辛厌奔驰,忧患饱閲歷。”清薛福成《登泰山记》:“侯相以阴雨竟夕,未观日出,笑曰:‘君等识之,天下事未閲歷者不可以臆测,稍艰难者不可以中阻也。’”冯雪峰《蛙和蚯蚓和大地》:“他们经过了平原,许多河流,乡村和城市,看见过各种不同的地形和建筑,听见过各种不同的言语和最好的音乐,阅历得更多。”⒊由经历得来的知识或经验。引清申涵光《春过》诗:“性好遨游贪懒出,身多閲歷晚知非。”田汉《<电影戏剧表演术>序》:“正因为到了四十之年,学问和阅历都达了相当成熟之度。”孙犁《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生活的阅历和积累,不是专凭主观愿望可以有的。”⒋犹履历。引明张居正《明制体以重王言疏》:“盖以恩例概及,比之考绩不同,故以賚被为荣,不必详其閲歷,此制体也。”⒌逐一考察。引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下》:“臣自履任至今,每细心閲歷各属员,其庸碌无长、贪劣废弛者,俱不足论,观其颇有声名,素称才能之员,一一考其实迹。”
网络解释
阅历阅历(yuèlì),指一个人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以及这些经历的理解和收获的知识。阅:经历,经过。
综合释义
经历。《旧唐书·吐蕃传下》:“﹝吐蕃军﹞十五万众,围我盐州数重……閲歷三旬,赋以飞梯、鹅车、木驴等四面齐攻,城欲陷者数四。”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元方回《次韵刘元煇喜予还家携酒见访》之一:“苦辛厌奔驰,忧患饱閲歷。”清薛福成《登泰山记》:“侯相以阴雨竟夕,未观日出,笑曰:‘君等识之,天下事未閲歷者不可以臆测,稍艰难者不可以中阻也。’”冯雪峰《蛙和蚯蚓和大地》:“他们经过了平原,许多河流,乡村和城市,看见过各种不同的地形和建筑,听见过各种不同的言语和最好的音乐,阅历得更多。”由经历得来的知识或经验。清申涵光《春过》诗:“性好遨游贪懒出,身多閲歷晚知非。”田汉《<电影戏剧表演术>序》:“正因为到了四十之年,学问和阅历都达了相当成熟之度。”孙犁《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生活的阅历和积累,不是专凭主观愿望可以有的。”犹履历。明张居正《明制体以重王言疏》:“盖以恩例概及,比之考绩不同,故以賚被为荣,不必详其閲歷,此制体也。”逐一考察。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下》:“臣自履任至今,每细心閲歷各属员,其庸碌无长、贪劣废弛者,俱不足论,观其颇有声名,素称才能之员,一一考其实迹。”
网友释义
阅历(yuèlì),指一个人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以及这些经历的理解和收获的知识。阅:经历,经过。
汉语大词典
(1).经历。《旧唐书·吐蕃传下》:“﹝吐蕃军﹞十五万众,围我盐州数重……阅历三旬,赋以飞梯、鹅车、木驴等四面齐攻,城欲陷者数四。”(2).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元方回《次韵刘元煇喜予还家携酒见访》之一:“苦辛厌奔驰,忧患饱阅历。”清薛福成《登泰山记》:“侯相以阴雨竟夕,未观日出,笑曰:‘君等识之,天下事未阅历者不可以臆测,稍艰难者不可以中阻也。’”冯雪峰《蛙和蚯蚓和大地》:“他们经过了平原,许多河流,乡村和城市,看见过各种不同的地形和建筑,听见过各种不同的言语和最好的音乐,阅历得更多。”(3).由经历得来的知识或经验。清申涵光《春过》诗:“性好遨游贪懒出,身多阅历晚知非。”田汉《〈电影戏剧表演术〉序》:“正因为到了四十之年,学问和阅历都达了相当成熟之度。”孙犁《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生活的阅历和积累,不是专凭主观愿望可以有的。”(4).犹履历。明张居正《明制体以重王言疏》:“盖以恩例概及,比之考绩不同,故以赉被为荣,不必详其阅历,此制体也。”(5).逐一考察。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下》:“臣自履任至今,每细心阅历各属员,其庸碌无长、贪劣废弛者,俱不足论,观其颇有声名,素称才能之员,一一考其实迹。”
国语辞典
经历、经验。阅历[yuèlì]⒈经历、经验。引《老残游记·第七回》:「先生阅历最多,所谓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文明小史·第三〇回》:「究竟老表弟在官场阅历多年,说来的话总还好听。」近履历经历经验
辞典修订版
经历、经验。《老残游记.第七回》:「先生阅历最多,所谓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文明小史.第三零回》:「究竟老表弟在官场阅历多年,说来的话总还好听。」
辞典简编版
经历、经验。 【造句】他在商场上阅历丰富,这项业务交给他做准没错。
其他释义
①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他阅历过许多事情。②由亲身经历得来的知识或经验:他的学问和阅历都到了相当成熟的地步。
近义词
经历 体验 履历 经验 资历 眼界
阅历

哥哥虽然很年轻,却有着丰富的阅历

有的作家写不出好的作品来,并不是江郎才尽,而是没有生活阅历

他一生走南闯北,阅历很丰富。

孩子不听长辈的话,那要听谁的话呐,长辈在生活等各方面有阅历经验,处理实际问题,也是有一套,因为这是他们总结出来的,所以,大人的话,不敢说完全对,至少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位老先生阅历广泛,是个博古通今的人。

老王的阅历丰富,不知经历多少惊涛骇浪。

它是基于人类的职业,阅历,知识和本能存在的一种思维形式。

当我们都还年轻的时候,尽量要让自己都学点东西,所以首先,要认识到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无论是书本知识还是社会阅历;其次,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志向来决定该怎么生活,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自己独立来处理好多事情,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长大。

也是一种积累阅历的方法。那些没用的废话就不要跟风了,呵呵。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更多 >>

字义分解

yuè

(1)(动)看、读、阅读。

(2)(动)经历;经过:批~|查~。

(3)(动)检阅。

(1)(名)经历;经过:来~|~时半年。

(2)(形)统指过去的各个或各次:~年|~代|~次|~届。

(3)(量)遍;一个一个地:~访各校。

(4)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历法:阳~|阴~。

(5)记录年月日节气的书表等:日~|天文~。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