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热门搜索:

【拼音】: xiě

【笔画】:5

【结构:】:上下结构

【部首:】:

【注音:】:ㄒㄧㄝˇ

【笔顺编号:】:45151

【字意五行:】:

【部外笔画:】:3

【字型分析:】:上下结构

【繁简对应:】:

上一个:

下一个:

笔顺

1

点

2

横撇

横撇

3

横

4

竖折折钩

竖折折钩

5

横

基本解释

1.  用笔作字:写字。写作。编写。

2.  描摹,叙述:写生。写实。写照(①画人物的形象;②描写刻画)。轻描淡写。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宀,舃()声。本义:移置;放置)

(2) 同本义

写,置物也。——《说文》。俗字亦作泻。

以浍写水。——《周礼·稻人》

牛弗进,则置虚命彻。——《左传·昭公四年》。注:“写器令空。”

御食于君,君赐余,器之溉者不写,其余皆写。——《礼记·曲礼上》。注:“写者,传已器中,乃食之也。”

(3) 输送

发北山石椁,乃写 蜀、 荆地材皆至。——《史记》

(4) 倾吐,倾诉;抒发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诗·邶风·泉水》

写,除也。——《广雅》

我心写也。——《诗·小雅·裳裳者华》。笺:“则我心所忧,写而去矣。”

何以含忍,寄之此诗;何以写思,记之斯辞。——晋· 陆云《失题》

(5) 又如:写心(抒发内心感情);写志(发抒情志);写情(抒发感情);写怀(抒发情怀);写念(抒发思念之情);写思(抒发情思);写神;写忧(发抒排除忧闷)

(6) 传抄地书写(汉以前只用“书”,汉以后“书”与“写”并用)

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后汉书·班超传》

武帝置写书官。——《汉书·艺文志》

可笑此公何太惑,读书写字到三更。——宋· 文同《可笑口号》

(7) 又如:写卷头(乡试时,考生在考前领取空白试卷,填写姓名、年龄、籍贯、祖宗三代履历后交回。入场时到二门口再发给);写字洞(办公室);写染(指书法、绘画、写诗、作文等笔墨之事)

(8) 抄写

《三都赋》成,竞相传写。——《晋书·左思传》

困乏写手,一时未得奉寄。——清· 顾炎武《答俞右吉书》

(9) 又如:写白(誊清);写手(抄手);写书(抄写书籍);写经(抄经);写录(抄录)

(10) 仿效;描绘

雷震之声,可以放钟写也。——《淮南子·本经》

坟墓写状以孤出,哭泣含声而相召。——隋· 李播《周天大象赋》

(11) 又如:写物(描绘人或物);写境(描写环境);写载(描画);写状(描摹形状);写貌(描绘形象);写妙(描绘传神);写放(描画实物)

(12) 画

一壁厢传旨宣召丹青,写下唐僧师徒四位喜容。——《西游记》

绘影写光。——蔡元培《图画》

(13) 又如:写像(画像);写载(描画);写生;写影(画像;作画);写真图,写真像(画像);写形(画像,图写形貌)

(14) 写作,创作

文章写法,其道则一。心地光明,便有灵感,入情入理,就成艺术。——孙犁《秀露集》

(15) 又如:写定(写成定本);写法(写作方法)

(16) 签订 。如:写纸(订阅契约);写工(签订做长工的合同);写雇(雇用);写立(签订)

(17) 租赁,确定某种出租或雇佣关系

如今写了两只大官船,兵部里讨的火牌,勘合,一家子都往任上去了。——《醒世姻缘传》

写了哥子的船。——《警世通言》

(18) 另见xiè

康熙字典

寫【寅集上】【宀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悉也切《集韻》《韻會》洗野切《正韻》先野切,𠀤音瀉。《說文》置物也。《廣韻》除也,程也。《增韻》傾也,盡也,輸也。《詩·邶風》駕言出遊,以寫我憂。《註》寫,除也。《小雅》我心寫兮。《註》謂我心輸寫,而無留恨也。

《禮·曲禮》御食於君,君賜餘器之漑者不寫,其餘皆寫。《註》謂萑竹所織,不可洗滌,則傳寫於他器而食之,不欲口澤之凟也。

洩也。《周禮·地官》稻人掌稼下地,以澮寫水。

膽鈔也。《古諺》書三寫,魚成魯,帝成虒。

摹畫也。《史記·秦始皇紀》秦每破諸侯,寫放其宮室,作之咸陽。《註》放,效也。

鑄像曰寫。《越語》王令工以良金寫范蠡之狀,而朝禮之。《註》謂以善金鑄其形也。

《集韻》四夜切,音卸。與卸通。《石鼓文》宮車其寫,四馬其寫。《註》舍車解馬也。

叶舒呂切,音暑。《詩·小雅》旣見君子,我心寫兮。叶上湑下處。

叶蘇果切,音瑣。《謝惠連詩》有客被褐前,投心自詢寫。臧否固消滅,誰知窮薪火。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寫【卷七】【宀部】

置物也。从宀舄聲。悉也切

说文解字注

(寫)置物也。謂去此注彼也。曲禮曰。器之漑者不寫。其餘皆寫。注云。寫者、傳己器中乃食之也。小雅曰。我心寫兮。傳云。輸寫其心也。按凡傾吐曰寫。故作字作畫皆曰寫。俗作瀉者、寫之俗字。周禮以澮寫水。不作瀉。寫之則安矣。故从宀。舄聲。悉也切。古音在五部。

辞典解释
【写】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xiě
怎么读:

  • 动词 放置、移置。《说文解字.宀部》:「写,置物也。」《礼记.曲礼上》:「御食于君,君赐余器之溉者不写,其余皆写。」
  • 动词 拿笔记录文字。  【组词】:「写字」、「默写」、「写稿子」、「写对联」。
  • 动词 描绘、描写。  【组词】:「写景」、「写生」。《文选.江淹.别赋》:「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者乎?」《聊斋志异.卷一二.寄生》:「遂以五可之容颜发肤,神情态度,口写而生状之。」
  • 动词 抄录。《汉书.卷三零.艺文志》:「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晋书.卷九二.文苑传.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 动词 订约租赁。《警世通言.卷一一.苏知县罗衫再合》:「听得说有个少年知县换船到任,写了哥子的船。」
  • 动词 倾诉、舒泄。《诗经.邶风.泉水》:「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唐.李白〈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诗:「富贵未可期,殷忧向谁写。」
其他字义

读音:
xiè
怎么读:

  • 动词 拆卸。通「卸」。《后汉书.卷六五.皇甫规传》:「有旋车完封,写之权门。」《晋书.卷五五.潘岳传》:「疲牛必投,乘凉近进,发槅写鞍,皆有所憩。」
  • 形容词 参见「写意儿」条。
【写】的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基本字义

读音:
xiě
怎么读:

  • 记录语言、文字的动作。  【组词】:写字、默写、写稿子 ◎
  • 描绘、摹画。  【组词】:写景、写生
【写】的解释(来源:小字典)
基本字义
  • 用笔书写。  【组词】:「写字」、「写书」、「写稿」。
  • 摹画。  【组词】:「写生」、「图写」、「写景」。
  • 逍遥而没有拘束。  【组词】:「生活写意」。
  • 根据实情来记录。  【组词】:「写实」、「写情」、「写照」。
  • 写真:A>描画或以相机拍摄人像。B>描写真实的事迹。
百科解释
写,xiě,从宀从舄。置物也。形声。从宀,舃(xì)声。本义:移置;放置。基本字义:1.用笔作字:~字。~作。编~。2.描摹,叙述:~生。~实。~照(①画人物的形象;②描写刻画)。轻描淡~。

写字相关知识

包含写的诗句
写字的书法
  • 楼兰简

    楼兰简

  • 武威简

    武威简

  • 韩仁铭

    韩仁铭

  • 吴昌硕

    吴昌硕

  • 赵之谦

    赵之谦

写的字源演变
  • 小篆

    小篆

  • 楷体

    楷体

写的字源演变
  • 中国大陆宋体

    中国大陆宋体

  • 台湾细明体

    台湾细明体

  • 日本明朝体

    日本明朝体

  • 韩国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 旧字形

    旧字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