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热门搜索:

【拼音】: qǐng

【笔画】:10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

【注音:】:ㄑㄧㄥˇ

【笔顺编号:】:4511212511

【字意五行:】:

【部外笔画:】:8

【字型分析:】:左右结构

【繁简对应:】:

上一个:

下一个:

笔顺

1

点

2

横折提

横折提

3

横

4

横

5

竖

6

横

7

竖

8

横折钩

横折钩

9

横

10

横

基本解释

(1)(动)请求:~教|~假。

(2)(动)邀请;聘请:~客|~医生。

(3)(副)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您~坐|~准时出席。

(4)(动)旧时指买香烛、纸马、佛龛。

详细解释

名词

通“情”。情况,实情

上下请通。——《墨子·尚同中》

四璧而知请。——《管子·白心》

动词

(1) (形声。从言,青声。本义:拜访)

(2) 同本义

请,谒也。——《说文》

使人为秋请。——《史记·吴王濞传》。集解引律云:“秋曰请。”

不得入朝请。汉律盖改周礼之觐为请也。——《史记·魏其武安侯传》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史记·魏公子列传》

公卿相造请禹。——《史记·酷吏列传》

(3) 又如:请谒(拜见)

(4) 请求;要求

请,求也。——《广雅·释诂三》

墓地不请。——《礼记·王制》

夫请者,非可诒托而往也,必亲之者也。——《谷梁传·定公元年》

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请为王吹竽。——《韩非子·内诸说上》

曹刿请见。——《左传·庄公十年》

力请客。——清·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请命乞身(请求离职退休);请一个示(请求指示);请了训(请求训示);请蠲(请求免除田赋);请期(婚礼之一,在行聘之后,请求女家同意婚期);请咨(请求给予咨文);请和(求和);请托(走后门;拉关系)

(6) 询问

摈者去请事。——《仪礼·士昏礼》。注:“犹问也。”

(7) 又如:请仙(扶乩求仙,以卜休咎);请日(卜问吉日);请故(诘问其事故);请罪(责问对方己有何罪)

(8) 召;邀请

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

(9) 又如:请唤(请召呼唤);请会(一种邀请他人参加的小型贷款形式);请召(招请);请逆(请人往迎);请卖爵子(即请爵卖子);请香头(请巫婆下神);请不将(请不了;不能请)

(10) 宴请 。如:请你们来吃晚饭;宴请(设宴招待);请状(请帖。邀请客人的通知);请客

(11) 问候 。如:请病(看望、问候病人)

(12) 告诉

主人答,再拜,乃请。——《仪礼》。郑玄注:“请,告也,告宾以射事。”

(13) 愿意 。如:请顺(愿意归顺);请服(愿意顺服)

(14) 在请求时用作表示礼貌

请说之。——《墨子·公输》

请从吏夜归。——唐· 杜甫《石壕吏》

请先言人之老少。——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5) 又如:请进来;请喝茶吧

(16) 请教,请示

请所之。——《资治通鉴·唐纪》

康熙字典

請【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七井切《集韻》《韻會》此靜切《正韻》七靜切,𠀤淸上聲。《說文》謁也。《廣雅》求也。《玉篇》乞也,問也。《增韻》祈也,扣也。《書·湯誥》以與爾有衆請命。《左傳·僖十年》余得請於帝矣。《禮·曲禮》請業則起,請益則起。

《王制》墓地不請。《儀禮·士昏禮》者出,請事入告。《前漢·張湯傳》造請諸公,不避寒暑。《師古註》請,謁問也。

《爾雅·釋詁》告也。《禮·昏義》納徵請期。《註》請昏姻之期日也。

《韻會》漢請室,請罪之室也。《前漢·賈誼傳》造請室而請罪耳。

《集韻》親盈切《正韻》七情切,𠀤音淸。亦謁也,祈也。

受也。

《類篇》《前漢·賈誼傳》請室,亦讀平聲。

《廣韻》疾政切《集韻》《韻會》《正韻》疾正切,𠀤情去聲。《說文》義同。

《廣韻》延請。

《正韻》漢制,春曰朝,秋曰請,如古諸侯聘禮也。《史記·吳王濞傳》使人爲秋請。《前漢·宣帝紀》時會朝請。

《韻會》朝請,漢官名。張禹首爲之。《唐書·百官志》從五品上曰朝請大夫,正七品上曰朝請郞。

《廣韻》疾盈切《集韻》慈盈切,𠀤音情。《類篇》受言也。

《韻會》禮昏義請期,徐音情。《周禮·秋官·條狼氏註》大夫受命以出,餘事莫不復請。劉音情。

《轉注古音》《史記》《禮書》請文俱盡。《註》徐廣云:古情字多假借作請,諸子中多有。《荀子·成相篇》聽之經,明其請。《註》請當爲情。聽獄之經,在明其情。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請【卷三】【言部】

謁也。从言青聲。七井切

说文解字注

(請)謁也。周禮。春朝秋覲。漢改爲春朝秋請。从言。青聲。七井切。又才性切。十一部。

辞典解释
【请】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qǐng
怎么读:

  • 动词 恳求、乞求。  【组词】:「请人帮忙。」、「请求」、「请假」。《隋书.卷七零.李密传》:「密初辞不受,诸将等固请,乃从之。」
  • 动词 延聘。  【组词】:「请大夫」、「请家教」、「聘请」。
  • 动词 邀约。  【组词】:「请客」、「邀请」、「宴请」。
  • 动词 祈求批示。  【组词】:「呈请」、「报请」。
  • 动词 询问。《聊斋志异.卷一.王成》:「王请直,答以千金。」
  • 动词 问候。  【组词】:「请安」。《史记.卷九七.陆贾传》:「陆生往请,直入坐。」
  • 动词 迎置神明。  【组词】:「请神」、「请了一尊佛像回家去供着。」
  • 副词 对人有所要求的敬词。  【组词】:「请问」、「请教」、「请让一让路。」《孟子.梁惠王上》:「王好战,请以战喻。」
其他字义

读音:
qīng
怎么读:

  • 参见「请室」条。
其他字义

读音:
qíng
怎么读:

  • 名词 实际的状况、内容。通「情」。《荀子.成相》:「听之经,明其请。」
  • 动词 承受、取得。通「擎」。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二折》:「俺躲人间是非,您请皇家富贵。」元.狄君厚《介子推.第三折》:「怎肯教骊姬贼子请了天下。」
【请】的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基本字义

读音:
qǐng
怎么读:

  • 恳求、乞求。对人有所要求的敬词。敬请、请问、请教
  • 做东招待。请客
  • 延聘。请家教、请大夫
  • 问候。请安
  • 求取。请香案、请了一座神像
其他字义

读音:
jìng
怎么读:

  • 恳求、乞求。对人有所要求的敬词。  【组词】:敬请、请问、请教
  • 做东招待。  【组词】:请客
  • 延聘。  【组词】:请家教、请大夫
  • 问候。  【组词】:请安
  • 求取。  【组词】:请香案、请了一座神像
【请】的解释(来源:小字典)
基本字义
  • 恳求、乞求。  【组词】:「请假」、「请示」、「请愿」、「请辞」、「请人帮忙」。
  • 后接动词,表敬意。  【组词】:「请坐」、「请便」、「你先请」。
  • 延聘。  【组词】:「聘请」、「请家教」、「请大夫」。
  • 邀约。  【组词】:「请客」、「邀请」、「宴请」。
  • 问候。  【组词】:「请安」。
百科解释
请(qǐng)求:请求。请示。请假(jià)。请命。请战。请教(jiào)。请愿。请君入瓮。请缨(喻请战杀敌)。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请进。请坐。请安。请便。延聘、邀、约人来:请客。请柬。邀请。谒见、会见:“造请诸公,不避寒暑”。

请字相关知识

包含请的诗句
请字的书法
  • 乙瑛碑

    乙瑛碑

  • 唐玄宗

    唐玄宗

  • 曹全碑

    曹全碑

  • 朝侯残碑

    朝侯残碑

  • 李权

    李权

请的字源演变
  • 小篆

    小篆

  • 楷体

    楷体

请的字源演变
  • 中国大陆宋体

    中国大陆宋体

  • 台湾细明体

    台湾细明体

  • 韩国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 旧字形

    旧字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