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热门搜索:

【拼音】: quān

【笔画】:10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

【注音:】:ㄑㄩㄢ

【笔顺编号:】:4425434354

【字意五行:】:

【部外笔画:】:7

【字型分析:】:左右结构

【繁简对应:】:

上一个:

下一个:

笔顺

1

点

2

点

3

竖

4

撇折

撇折

5

点

6

撇

7

点

8

撇

9

横撇

横撇

10

捺

基本解释

(动)〈书〉悔改:恶不~(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停止)

(2) 同本义

悛,止也。——《说文》

长恶不悛。——《左传·隐公六年》

康犹不悛。——《左传·成公十三年》

其有悛乎?——《国语》

(3) 悔改;改变

悛,更也。——《广雅·释诂三》

亦无悛容。——《左传·襄公七年》

为是悛而止。——《左传·昭公九年》

过而不悛。——《韩非子·难四》

(4) 又如:怙恶不悛;悛志(悔改之意);悛改(后悔而改过);悛心(悔改之心);悛革(悔改);悛悟(悔悟);悛悔(悔改;悔悟);悛容(悔改的表情);悛移(悔改);悛惕(悔悟戒惧)

康熙字典

悛【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此緣切《集韻》逡緣切,𠀤音詮。《說文》止也。《廣韻》攺也。《周語》其有悛乎。

次也。《左傳·哀三年》外內以悛。

《集韻》《韻會》《正韻》𠀤七倫切,音逡。義同。

《集韻》須倫切,音荀。與恂同。《說文》信心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悛【卷十】【心部】

止也。从心夋聲。此緣切

说文解字注

(悛)止也。方言。悛、改也。自山而東或曰悛。或曰懌。从心、夋聲。此緣切。十三部。

辞典解释
【悛】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quān
怎么读:

  • 动词 悔改。  【组词】:「怙恶不悛」。唐.白居易〈策林一.十六议祥瑞〉:「故王者不惧妖之不灭,而惧过之不悛。」明.陆灼《艾子后语.冻儿谲谏》:「每加榎楚而不悛。」
百科解释
悛,形声。本义:停止,止息;后悔做过某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