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热门搜索:

【拼音】: xīng

【笔画】:9

【结构:】:上下结构

【部首:】:

【注音:】:ㄒㄧㄥ

【笔顺编号:】:251131121

【姓名学:】:姓,常用字

【字意五行:】:

【部外笔画:】:5

【字型分析:】:上下结构

上一个:

下一个:

笔顺

1

竖

2

横折

横折

3

横

4

横

5

撇

6

横

7

横

8

竖

9

横

基本解释

(1)(名)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罗棋布|月明~稀。

(2)(名)天文学上指宇宙间能发射光或反射光的天体;分为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

(3)(名)(~儿)细碎或细小的东西:一~半点儿。

(4)(名)秤杆上标记斤、两、钱的小点子。

(5)(名)二十八宿之一。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从晶,生声。晶象形。本义:星星)

(2) 同本义 宇宙间发射或反射光的天体

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说文》。按,散文则统谓之星,对文则五纬为星,二十八宿为辰。

日月星辰。——《书·尧典》

四曰星辰。——《书·洪范》。郑注:“星,五星也。”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炤:照耀)——《荀子》

(3) 又如:星筹(寿算之筹);星霜(比喻年月);星桥(神话传说中的鹊桥。也作银桥);星布(天星密布);星列(天星罗列)

(4) 星宿,中国古代指星座 。共分二十八宿(星群)。如:星宫(星神);星回(星宿回转固位。谓一年将尽);星亡(星宿隐没不见)

(5) 天文

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又如:星工(通晓星象的人);星文(星象);星变(星象的异常变化)

(7) 古时特指妇女装饰面颊的美容花点 。

(8) 戥、秤等衡器上记斤、两、钱的标志点 。如:定盘星;准星;秤星

(9) 夜,星夜。多用于连夜赶路 。如:星前月下(指男女幽会的时间或处所);星行(早夜急行);星步(凭星而行);星归(连夜赶回)

(10) 用以表示等级 。如:三星级饭店;五星上将

(11) 星相术 。如:星象恶曜(逢着灾星,厄运当头);星宿(列星。代指人的时运,命数);星家(通晓天文术数、算命看相的人);星宿不利(迷信指本命星不吉利);占星;星卜

(12) 某物质一小块、一小片(断)或数量很小的一份 。如:星星(一点儿;一些儿);一星半点

(13) 姓

形容词

(1) 形容多而分散的 。如:星居(分散布列);星处;零星;星弗(多而乱);星罗棋布;星离(天星分散)

(2) 斑白。多指鬓发

诗老相过鬓已星,吟魂未减昔年清。——宋· 王伯大《赠戴石屏》

(3) 又如:星鬓(发白的鬓发);星发(花白的头发)

(4) 事物与帝王有关的 。如:星舆;星骑;星闱(皇宫);星关(宫禁,皇居);星骑(帝王的使者)

(5) 迅速的,跟流星一样的 。如:星铄梭光(像星闪烁,像飞梭掠过。形容疾快);星驰(赶快;匆忙);星忙(匆忙);星火(火速)

康熙字典

星【辰集上】【日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𠻖曐𤽛皨《唐韻》《集韻》《韻會》桑經切《正韻》先靑切,𠀤音腥。《說文》萬物之精,上爲列星。从晶生聲。一曰象形。从口。古口復注中,故與日同。《釋名》星,散也,列位布散也。《書·堯典》曆象日月星辰。《傳》星,四方中星。

《洪範》五紀,四曰星辰。《傳》二十八宿迭見,以敘節氣。《又》庶民惟星,星有好風,星有好雨。《傳》星,民象,箕星好風,畢星好雨。《史記·天官書》星者,金之散氣。《註》五星五行之精,衆星列布,體生於地,精成於天,列居錯行,各有所屬。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前漢·天文志》經星常宿中外官,凡百七十八名,積數七百八十三星,皆有州國官宮物類之象。《淮南子·天文訓》日月之淫氣精者爲星辰。

星星,猶點點也。《謝靈運詩》星星白髮垂。

草名。戴星、文星、流星,皆穀精草別名。《本草綱目》此草生穀田中,莖頭小白花,點點如亂星。

姓。《廣韻》《羊氏家傳》曰:南陽太守羊續,娶濟北星重女。

辞典解释
【星】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xīng
怎么读:

  • 名词 宇宙中会发光或反射光的天体。  【组词】:「恒星」、「行星」、「哈雷彗星」、「月明星稀」。唐.杜甫〈旅夜书怀〉诗:「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李商隐〈常娥〉诗:「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 名词 比喻细碎或发亮的东西。  【组词】:「油星水点」、「眼冒金星」。唐.孟郊〈寒溪〉诗九首之四:「篙工磓玉星,一路随迸萤。」
  • 名词 比喻为人所崇拜、注目,或是某事的主要人物。  【组词】:「歌星」、「明星」、「影视红星」、「救星」、「寿星」。
  • 名词 镶在秤杆上,用以标志斤、两、钱的小点。  【组词】:「秤星」。唐.贾岛〈赠牛山人〉诗:「凿石养蜂休买蜜,坐山秤药不争星。」
  • 名词 姓。如春秋时有星子韦。
  • 形容词 细微、细小。  【组词】:「零星」、「星火燎原」。唐.卢照邻〈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诗:「长虹掩钓浦,落雁下星洲。」
  • 形容词 色白如星。南朝齐.谢朓〈咏风诗〉:「时拂孤鸾镜,星鬓视参差。」
  • 副词 量多且四处散布。  【组词】:「星罗棋布」。《文选.班固.西都赋》:「列卒周匝,星罗云布。」
  • 副词 如流星般疾速。《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舳舻千里,星奔电迈,俄然行至。」晋.潘岳〈世祖武帝皇帝诔〉:「羽檄星驰,钲鼓日戒。
【星】的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基本字义

读音:
xīng
怎么读:

  • 宇宙中会发光或反射光的天体。  【组词】:流星、恒星、行星
  • 比喻细小或发亮的东西。  【组词】:星火、眼冒金星
  • 比喻为人所崇拜、注目,或是某事的主要人物。  【组词】:明星、救星、寿星
  • 镶在秤杆上,用以标志斤、两、钱的小点。  【组词】:秤星、定盘星
  • 色白如星。  【组词】:星鬓
【星】的解释(来源:小字典)
基本字义
  • 宇宙中会发光或反射光的天体。  【组词】:「行星」、「卫星」、「小星星」。
  • 演艺人员或演艺界。  【组词】:「明星」、「歌星」。
  • 是某事的主要人物。  【组词】:「救星」、「寿星」。
百科解释
星,读作xīng。星多用在天文学上指宇宙间能发光的或反射光的天体;如:北斗星、星球、恒星等。星字词语很多,如:火星儿、定盘星、五星将军、星奔、星宿、星星点点、影星、歌星、明星、星术、明星、五星饭店等。

星字相关知识

包含星的诗句
包含星的歇后语
星字的书法
  • 何绍基

    何绍基

  • 华山神庙碑

    华山神庙碑

  • 赵孟頫

    赵孟頫

  • 马王堆帛书

    马王堆帛书

  • 邓石如

    邓石如

星的字源演变
  • 甲骨文

    甲骨文

  • 金文

    金文

  • 小篆

    小篆

  • 楷体

    楷体

星的字源演变
  • 中国大陆宋体

    中国大陆宋体

  • 台湾细明体

    台湾细明体

  • 香港明体

    香港明体

  • 日本明朝体

    日本明朝体

  • 韩国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 旧字形

    旧字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