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热门搜索:

【拼音】: suàn

【笔画】:13

【结构:】:上下结构

【部首:】:

【注音:】:ㄙㄨㄢˋ

【笔顺编号:】:1221123411234

【字意五行:】:

【部外笔画:】:10

【字型分析:】:上下结构

【繁简对应:】:

上一个:

下一个:

十三

笔顺

1

横

2

竖

3

竖

4

横

5

横

6

竖钩

竖钩

7

撇

8

点

9

横

10

横

11

竖钩

竖钩

12

撇

13

点

基本解释

(1)(名)草本植物;地下鳞茎;味辣;有刺激性气味儿:头|~泥。

(2)(名)这种植物的鳞茎:~苗。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祘(suàn)声。本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大蒜、小蒜两种)

(2) 同本义 。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地下鳞茎有白皮包裹,内有小鳞茎,叫“蒜瓣”。根椐蒜瓣的大小分大瓣种和小瓣种。大蒜种西汉时从西域传入。小蒜种由山蒜移栽,从古已有。蒜苗、蒜苔作蔬菜,蒜头作佐料和入药

蒜,荤菜也。——《说文》

蒜,菜之美者——《齐民要术》引《说文》

(3) 又如:蒜果(蒜头);蒜气(腋下的气味。即狐臭);蒜锤子(禅杖柄上所装蒜头状的锤);蒜条(即蒜苗。蒜的花茎;亦指细长而形似蒜苗者)

(4) 指这种植物的鳞茎 。如:蒜子(蒜头);蒜颗(蒜果。蒜头);蒜押(古时的蒜形坠子。用以押帘)

康熙字典

蒜【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蘇貫切,音算。《韻會》葷菜也。《古今注》蒜,卵蒜也。俗謂之小蒜。《爾雅翼》大蒜爲葫,小蒜爲蒜。《高士傳》太原閔仲叔者,世稱節士,周黨見其含菽飮水,遺以生蒜。

古以銀蒜押簾。《庾信詩》幔繩金麥穗,簾鉤銀蒜條。《文選·顏延年·侍遊蒜山詩註》蒜山在潤州西二里。《干祿字書》蒜俗亦作䔉。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蒜【卷一】【艸部】

葷菜。从艸祘聲。蘇貫切

说文解字注

(蒜)葷菜也。菜之美者雲夢之葷菜。爾雅音義、齊民要術、太平御覽引皆作此九字。音義云。一本如是。今兩存之。大戴禮夏小正。十二月納卵蒜。卵蒜者何。本如卵者也。納者何。納之君也。案經之卵蒜、今之小蒜也。凡物之小者偁卵。禮之卵醬、卽鯤醬。詩之緫角卝兮、謂幼稚也。卝者、說文卵字也。陶貞白云。小蒜名薍子。薍音亂。卽小正卵字。其大蒜乃張騫始得自西域者。本艸。大蒜名葫。小蒜名蒜。葢始以大蒜別於蒜。後復以小蒜別於大蒜。古衹有蒜而已。从艸。祘聲。蘇貫切。十四部。案蒜字當聯葷字之下。今在此者、寫者脫而補於此。或曰當下屬芥葱字。亦大篆從茻之一也。

辞典解释
【蒜】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suàn
怎么读:

  • 名词 植物名。百合科葱属,多年生草本。有大蒜、小蒜二种。叶细长扁平,夏开白色小花。地下鳞茎也称为「蒜」,有刺激性气味,可作佐料。
【蒜】的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基本字义

读音:
suàn
怎么读:

  • 植物名。百合科葱属,多年生草本。有大蒜、小蒜二种。叶细长扁平。地下鳞茎也称为「蒜」,有刺激性气味,可作佐料。  【组词】:蒜头、蒜苗
百科解释
蒜,中国汉字,常用作蒜瓣儿、蒜毫、蒜毫儿、蒜黄、蒜苗、蒜泥、蒜薹、蒜头等词。

蒜字相关知识

蒜字的书法
  • 吴大澄

    吴大澄

  • 宋克

    宋克

  • 徐伯清

    徐伯清

  • 毛泽东

    毛泽东

  • 邓文原

    邓文原

蒜的字源演变
  • 小篆

    小篆

  • 楷体

    楷体

蒜的字源演变
  • 中国大陆宋体

    中国大陆宋体

  • 台湾细明体

    台湾细明体

  • 香港明体

    香港明体

  • 日本明朝体

    日本明朝体

  • 韩国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 旧字形

    旧字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