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热门搜索:

【拼音】:

【笔画】:7

【部首:】:

【注音:】:ㄉㄧˇ

【部外笔画:】:5

【字型分析:】:左上包围结构

【繁简对应:】:

【五笔:】:DQAY

【统一码UNICODE:】:538E

【仓颉:】:MHPM

上一个:

下一个:

笔顺

1

横

2

撇

3

撇

4

竖提

竖提

5

横

6

斜钩

斜钩

7

点

基本解释

1.古同“”,砥砺;砥柱。

2.平:~平(平均)。

3.终:~止(终止)。

康熙字典

厎【子集下】【厂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諸市切《集韻》《韻會》軫視切《正韻》諸氏切,𠀤音指。《說文》柔石也。从厂,氐聲。《徐曰》可以爲礪。《前漢·梅福傳》爵祿,天下之厎石。《蕭望之傳》厎厲鋒鍔。《註》師古曰:厎,柔石。厲,卓石。

《說文》致也。《書·旅獒》西旅厎貢厥獒。

定也。《書·臯陶謨》朕言惠可厎行。

《說文》厎,或从石作砥。《詩·小雅》周道如砥。

《韻會》通作底。《孟子》引《詩》:周道如底。

或作耆。《詩·周頌》耆定爾功。《註》致也。音指。與厎同。

《集韻》都黎切,音低。至也。

陟利切,音致。致也。《書·禹貢》震澤厎定。

丁計切,音帝。義同。

《正韻》旨而切,音支。《前漢·梅福傳》註:師古曰,厎細石也,音之履反,又音秪。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厎【卷九】【厂部】

柔石也。从厂氐聲。砥,厎或从石。職雉切

说文解字注

(厎)柔石也。柔石、石之精細者。鄭注禹貢曰。厲、摩刀刃石也。精者曰砥。尚書大傳。其桷、天子斲其材而礱之。加密石焉。注曰。礱、厲之也。密石、砥之也。按厎者、砥之正字。後人乃謂砥爲正字。厎與砥異用。强爲分別之過也。厎之引伸之義爲致也、至也、平也。有假借耆字爲之者。如周頌耆定爾功傳曰耆、致也是也。从厂。氐聲。職雉切。十五部。按此字从氐聲。俗从氏、誤也。古音氏聲在十六部。氐聲在十五部。不容稍誤。唐以來知此者鮮矣。五經文字石刻譌作厎。少一畫。不可從。顧亭林與潘次耕書。分別厎厎不同義。不知古無从氏之厎。厎與底爭首筆之有無。末筆則從同也。厎與厎音義均別。广部詳之。

辞典解释
【厎】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 「底」的异体字。
百科解释
厎,古汉字,古同“砥”,砥砺;砥柱。

厎字相关知识

厎字组词造句
厎的字源演变
  • 小篆

    小篆

  • 楷体

    楷体

厎的字源演变
  • 中国大陆宋体

    中国大陆宋体

  • 台湾细明体

    台湾细明体

  • 香港明体

    香港明体

  • 日本明朝体

    日本明朝体

  • 韩国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 旧字形

    旧字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