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热门搜索:

【拼音】: suī

【笔画】:3

【部首:】:

【注音:】:ㄙㄨㄟ

【字型分析:】:单体结构

【繁简对应:】:

【五笔:】:QYI

【统一码UNICODE:】:590A

【仓颉:】:HE

【郑码:】:RSAA

上一个:

下一个:

笔顺

1

撇

2

横撇

横撇

3

捺

基本解释

〔~~〕古同“绥绥”,慢慢行走的样子,如“雄狐~~。”(今作“有狐绥绥”)。

康熙字典

夊【丑集下】【夊部】 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息遺切《集韻》山垂切,𠀤音衰。行遲貌。《說文》夊夊,象人兩脛有所躧也。《精薀》安行也。

《廣韻》楚危切《集韻》初危切,𠀤音吹。義同。

《玉篇》古文綏字。註詳糸部七畫。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夊【卷五】【夊部】

行遲曳夊夊,象人兩脛有所躧也。凡夊之屬皆从夊。楚危切

说文解字注

(夊)行遟曳夊夊也。也字今補。曲禮曰。行不舉足。車輪曳踵。玉藻曰。圈豚行不舉足。齊如流。注云。孔子執圭、足縮縮如有循是也。玉篇曰。詩云雄狐夊夊。今作綏。象人㒳脛有所躧也。通俗文。履不箸跟曰屣。屣同躧。躧屣古今字也。行遟者、如有所拕曳然。故象之。楚危切。玉篇思隹切。十五部。凡夊之屬皆从夊。

辞典解释
【夊】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suī
怎么读:

  • 形容词 走路迟缓的样子。《玉篇.夊部》:「夊,行迟貌。」
  • 名词 二一四部首之一。
其他字义

读音:
cuī
怎么读:

  • 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百科解释
夊,sui,行迟曳夊夊,象人两胫有所躧也。夊者,有行而止之,不相听也。古同“绥绥”,慢慢行走的样子。

夊字相关知识

夊字组词
夊的字源演变
  • 小篆

    小篆

  • 楷体

    楷体

夊的字源演变
  • 中国大陆宋体

    中国大陆宋体

  • 日本明朝体

    日本明朝体

  • 韩国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