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热门搜索:

【拼音】: fān

【笔画】:18

【部首:】:

【注音:】:ㄈㄢ

【部外笔画:】:14

【字型分析:】:左右结构

【繁简对应:】:

【五笔:】:YTTL

【统一码UNICODE:】:65DB

【仓颉:】:YSOHW

上一个:

下一个:

十八

笔顺

1

点

2

横

3

横折钩

横折钩

4

撇

5

撇

6

横

7

撇

8

点

9

撇

10

横

11

竖

12

撇

13

捺

14

竖

15

横折

横折

16

横

17

竖

18

横

基本解释

同“”。

详细解释

名词

同“幡”。长幅下垂的旗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旛出石头。—— 唐·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康熙字典

旛【卯集下】【方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集韻》《韻會》𠀤孚袁切,音番。《說文》幅胡也。《註》徐鉉曰:胡,幅之下垂者也。《釋名》旛,幡也。其貌幡幡然也。《玉篇》旌旗總名也。《後漢·禮儀志》立靑旛。

《廣韻》附袁切《集韻》符袁切,𠀤音煩。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旛【卷七】【㫃部】

幅胡也。从㫃番聲。孚袁切〖注〗臣鉉等曰:胡幅之下垂者也。

说文解字注

(旛)旛胡也。各本作幅胡也。今依葉石林抄宋本及韵會所據本訂。韵會作幡胡。幡卽旛之俗。序例。所以書幡信。字亦從俗。叚巾部之幡爲旛而旛廢矣。旛胡葢古語。如㼾甎之名㽃瓳。見廣雅。漢堯廟碑作墦?。玉曰璠璵。艸木盛曰緐廡。皆雙聲字。凡旗正幅謂之縿。亦謂之旛胡。廣韵云。旛者、旗旐總名。古通謂凡旗正幅曰旐。是則凡旗幅皆曰旛胡也。吳語。建?胡。韋注。?胡幡也。幡卽旛字。與許互相發明。旛胡卽?胡。謂大也。吳都賦作祀姑。誤。謂旗幅之下𡍮者。集韵、類篇、韵會皆有此七字。今據補。从㫃。番聲。孚袁切。十四部。按當依符袁切。

辞典解释
【旛】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fān
怎么读:

  • 名词 狭长而下垂的旗帜。《说文解字.零部》:「旛,旛胡也。谓旗幅之下垂者。」
  • 名词 泛指旌旗。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旛出石头。」
【旛】的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基本字义

读音:
fān
怎么读:

  • 一种狭长而下垂的旗帜。  【组词】:招魂旛
百科解释
旛读音fān。是形声字,“㫃”为形旁,“番”为声旁。本意是一种竖直悬挂的长幅旗帜,现代汉语已将其归为“幡”的异体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