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热门搜索:

【拼音】: wěi

【笔画】:7

【结构:】:上下结构

【部首:】:

【注音:】:ㄨㄟˇ

【笔顺编号:】:1221152

【姓名学:】:常用字,多用男性

【字意五行:】:

【部外笔画:】:4

【字型分析:】:上下结构

上一个:

下一个:

笔顺

1

横

2

竖

3

竖

4

横

5

横

6

横折钩

横折钩

7

竖

基本解释

(名)一种草本植物多生长在水边;茎有节而中空;可用来造纸或编席子:~子。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韦声。本义:芦苇) 同本义

苇,大葭也。——《说文》

震为萑苇。——《易·说卦》

(2) 又如:苇车(简陋的柴车);苇杖(蒲鞭,用以施轻刑的草鞭子);苇索(一种用蒲苇编结而成的绳索。古代于年节时,将苇索装结于门上,以祛除邪鬼、邪气);苇茭(苇草编织的绳索);苇戟桃杖(用芦苇做戟,以桃木制杖。为古代祛除恶鬼的物品);苇荻(苇苕。芦苇);苇莞(苇草和蒲草。亦指这两种草编成的席子);苇带(用苇草编成的衣带);苇笮(用苇草制成的绳索。笮,竹索);苇薄(苇席)

康熙字典

葦【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玉篇》禹鬼切《集韻》羽鬼切,𠀤音偉。《說文》大葭也。《詩·衞風》一葦杭之。《風俗通》除夕飾桃人,垂葦交,畫虎于門。《後漢·袁閎傳》爲沛相,乗葦車。

山名。《水經注》江水浦東有葦山。

《類篇》于非切,音闈。《爾雅·釋草》葦𧃝,芀。謝嶠讀作平聲。

《篇海》于貴切,音胃。《莊子·列禦𡨥》緯蕭而食。亦作葦。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葦【卷一】【艸部】

大葭也。从艸韋聲。于鬼切

说文解字注

(葦)大葭也。夏小正曰。未秀則不爲?葦。秀然後爲?葦。毛傳曰。八月薍爲?、葭爲葦。許云大葭、猶言葭之已秀者。从艸。韋聲。于鬼切。十五部。籒文作?。

辞典解释
【苇】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wěi
怎么读:

  • 名词 参见「芦苇」条。
  • 名词 一种船身窄长如苇草的小舟。宋.苏轼〈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苇】的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基本字义

读音:
wěi
怎么读:

  • →芦苇
  • 一种船身窄长如苇草的小舟。  【组词】: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宋.苏轼〈赤壁赋〉 )
百科解释
苇是一个汉语形声词,字从艹,从韦,韦亦声。本义是在湿地中层层叠叠生长的草本植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