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热门搜索:

【拼音】: wěi

【笔画】:13

【结构:】:半包围结构

【部首:】:

【注音:】:ㄨㄟˇ

【笔顺编号:】:2511121341152

【部外笔画:】:9

【字型分析:】:半包围结构

【繁简对应:】:

【五笔:】:JGHH

上一个:

下一个:

十三

笔顺

1

竖

2

横折

横折

3

横

4

横

5

横

6

竖

7

横

8

撇

9

捺

10

横

11

横

12

横折钩

横折钩

13

竖

基本解释

(动)是;对(常和否字词连用):冒大不~。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是,韦声。本义:是;对)

(2) 同本义

韪,是也。——《说文》

犯五不韪。——《左传·隐公十一年》

君子韪之。——《左传·昭公二十年》

人韪其言。——《明史》

(3) 又如:冒天下大不韪(这里的“不韪”是“罪”,“反国家罪”的意思)

(4) 善

京室密清,罔有不韪。——《文选·东京赋》

(5) 美好

故开元、 天宝间,播兄弟七人皆擢进士第,衣冠光韪。——《新唐书》

康熙字典

韙【戌集中】【韋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于鬼切《集韻》《韻會》羽鬼切,𠀤音偉。《說文》是也。从是,韋聲。《左傳·隱十一年》犯五不韙。《前漢·敘傳》昭韙見戒。《註》張晏曰:是也。明其是者,戒其非也。《後漢·荀爽傳》五韙咸備。《集韻》通作愇。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韙【卷二】【是部】

是也。从是韋聲。《春秋傳》曰:“犯五不韙。” 愇,籒文韙从心。于鬼切

说文解字注

(韙)是也。古文尙書曰。時五者來僃。今文尙書作五是來僃。李賢於李雲荀爽傳皆引史記五是來僃可證。凡史記多用今文尙書也。荀爽對策曰。五韙咸僃。韙與是義同。六書之轉注也。李雲上書曰。五氏來僃。氏與是音同在十六部。六書之叚借也。从是。韋聲。于鬼切。十五部。春秋傳曰。犯五不韙。左傳隱十一年文。

辞典解释
【韪】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wěi
怎么读:

  • 名词 对、是。《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汉书.卷一零零.叙传下》:「亡德不报,爰存二代,宰相外戚,昭韪见戒。」
【韪】的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基本字义

读音:
wěi
怎么读:

  • 对、是。  【组词】:不韪
百科解释
韪(韪)wěi,ㄨㄟˇ,是,对,常和否定词连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