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热门搜索:

【拼音】:

【笔画】:17

【部首:】:

【注音:】:ㄏㄨˊ

【部外笔画:】:10

【字型分析:】:左右结构

【繁简对应:】:

【五笔:】:FPGC

【统一码UNICODE:】:89F3

【仓颉:】:GBHNE

上一个:

下一个:

十七

笔顺

1

横

2

竖

3

横

4

点

5

横撇

横撇

6

横

7

撇

8

横撇

横撇

9

撇

10

横折钩

横折钩

11

横

12

横

13

竖

14

撇

15

横折折

横折折

16

横撇

横撇

17

捺

基本解释

觳觫〕因恐惧而发抖。觫(sù)。

详细解释

名词

古代量器名

鬲实五觳。——《周礼·考工记·陶人》

康熙字典

觳【酉集上】【角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谷切,音斛。《說文》盛觵巵也。一曰射具。《類篇》觳簏,器名。

《玉篇》盡也,族也。

薄也。《管子·地員篇》五粟之狀,剛而不觳。《註》觳,薄也。《唐書·薛苹傳》治身觳薄。《音義》觳又音確。

觳觫,懼貌。詳前觫字註。

《韻會》通作斛。《周禮·冬官考工記》鬲實五觳,庾實二觳。《註》觳讀爲斛,受三斗。鄭康成謂豆實三而成觳,則觳受斗二升。

《集韻》古祿切,音穀。器名。受三斗。

《集韻》《韻會》《正韻》𠀤轄覺切,音學。《類篇》射具,所以盛隿。

《爾雅·釋詁》觳,盡也。《註》觳音學。《史記·秦始皇紀》堯、舜飯土塯,啜土鉶,雖監門之養,不觳於此。《索隱》言監門下人飯猶不盡此。《徐廣曰》觳音嚳,推也。

足跗也。《儀禮·士喪禮》明衣不辟長及觳。《註》長及足尖。

獸蹄也。《儀禮·特牲饋食禮》主婦俎觳折。《註》折牲蹄爲俎也。《鄭氏曰》觳,後足也。

音確。

《廣韻》苦角切《類篇》《正韻》克角切,𠀤音確。《廣韻》盛脂器也。

《正韻》無潤也。《莊子·天下篇》其道大觳,使人憂,使人悲。《郭註》義與瘠同。《韻會》又音覺。

《集韻》《韻會》《正韻》𠀤訖岳切,音覺。與角同。校也,競也,觸也。《韓非子·用人篇》强弱不觳力。《史記·大宛傳》大觳抵出奇戲。互詳角字註。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觳【卷四】【角部】

盛觵卮也。一曰射具。从角㱿聲,讀若斛。胡谷切

说文解字注

(觳)盛觵巵也。盛字當是衍文。觵巵謂大巵。觵者、酒器之大者也。韋注越語曰。觥、大也。瓬人曰。豆實三而成觳。鬲部曰。𣁬二升曰觳。鄭注考工記同。按簋庾鬲甗盆䰝量皆以觳計。小者曰巵。可以飮。大巵曰觳。可宁酒漿以待酌也。觵之大極於觳。故引伸之曰觳、盡也。見釋詁。禮經牲體之跗曰觳。謂牲體之盡也。一曰䠶具。从角。𣪊聲。讀若斛。胡谷切。三部。按此篆當廁觛篆之下、而廁此者此器屬陶瓬之事。非角爲之。亦非角飾。

辞典解释
【觳】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怎么读:

  • 名词 量词。古代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觳,后改作五斗为一觳。《周礼.冬官考工记.陶人》:「鬲实五觳,厚半寸唇寸。庾实二觳,厚半寸唇寸。」
  • 形容词 参见「觳觫」条。
【觳】的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基本字义

读音:
怎么读:

  • →觳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