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热门搜索:

【拼音】:

【笔画】:12

【部首:】:

【注音:】:ㄅㄚˊ

【部外笔画:】:5

【字型分析:】:左右结构

【繁简对应:】:

【五笔:】:LDCY

【统一码UNICODE:】:8EF7

【仓颉:】:JJIKE

上一个:

下一个:

十二

笔顺

1

横

2

竖

3

横折

横折

4

横

5

横

6

横

7

竖

8

横

9

撇

10

横撇

横撇

11

捺

12

点

基本解释

古代祭路神称“軷”。祭后以车轮碾过祭牲,表示行道无艰险:“取羝以~。”

康熙字典

軷【酉集下】【車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韻會》𠀤蒲撥切,音拔。《廣韻》將出祭名。《詩·大雅》取羝以軷。《註》祭行道之神也。《周禮·夏官》大馭掌馭玉路以祀,及犯軷。《註》山行曰軷。犯者封土爲山象,以菩芻棘柏爲神主,旣祭,以車轢之而去,喩無險難也。

《廣韻》《集韻》《韻會》𠀤蒲蓋切,音旆。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軷【卷十四】【車部】

出,將有事於道,必先告其神,立壇四通,樹茅以依神,爲軷。旣祭軷,轢於牲而行,爲範軷。《詩》曰:“取羝以軷。”从車犮聲。蒲撥切

说文解字注

(軷)出將有事於道。必先告其神。立壇四通。尌茅㠯依神爲軷。此言軷之義旣祭犯軷。句。轢牲而行爲範軷。此言範軷之義。周禮大馭犯軷注曰。行山曰軷。犯之者封土爲山象。以菩芻棘柏爲神主。旣祭之。以車轢之而去。喻無險難也。春秋傳曰。跋涉山川。故書軷作罰。杜子春云。罰當爲軷。軷讀爲别異之别。謂祖道轢軷磔犬也。詩云。載謀載惟。取蕭祭脂。取羝以軷。詩家說曰。將出祖道犯軷之祭也。聘禮曰。乃舍軷飲酒於其側。禮家說亦謂道祭。玉裁按尌、立也。各本作樹。今正。犯軷轢牲而行大徐作軷轢於牲而行。非也。山行之神主曰軷。因之山行曰軷。庸風毛傳曰。草行曰跋。水行曰涉。卽此山行曰軷也。凡言跋涉者、皆字之同音叚借。鄭所引春秋傳本作軷涉山川。今人輒改之。从車。犮聲。薄撥切。十五部。詩曰。取羝㠯軷。大雅生民文。毛傳曰。軷、道祭也。

辞典解释
【軷】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怎么读:

  • 动词 祭告路神。《说文解字.车部》:「軷,出将有事于道,必先告其神。立坛四通,尌茅以依神为軷。」《诗经.大雅.生民》:「取萧祭脂,取羝以軷。」汉.毛亨.传:「軷,道祭也。」
其他字义

读音:
怎么读:

  • 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百科解释
《周礼·夏官》大驭掌驭玉路以祀,及犯軷。《注》山行曰軷。

軷字相关知识

軷的字源演变
  • 小篆

    小篆

  • 楷体

    楷体

軷的字源演变
  • 中国大陆宋体

    中国大陆宋体

  • 台湾细明体

    台湾细明体

  • 香港明体

    香港明体

  • 日本明朝体

    日本明朝体

  • 韩国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 旧字形

    旧字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