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热门搜索:

【拼音】: chèng

【笔画】:10

【部首:】:

【注音:】:ㄔㄥˋ

【部外笔画:】:5

【字型分析:】:左右结构

【繁简对应:】:

【五笔:】:TGUH

【统一码UNICODE:】:79E4

【仓颉:】:HDMFJ

上一个:

下一个:

笔顺

1

撇

2

横

3

竖

4

撇

5

点

6

横

7

点

8

撇

9

横

10

竖

基本解释

1.  衡量轻重的器具:市秤。磅秤。秤砣。

详细解释

名词

(1) 同“称”。利用杠杆原理量物体轻重的器具 。如:秤权(秤锤);秤等(用秤或戥子测量轻重,掂量);秤心(谓心无偏私,公平如秤);杆秤;市秤;磅秤;弹簧秤

(2) 同“称”。中国古代重量单位。十五斤为一秤

俺有敕命一道,封宋江为镇国大将军,总领 辽兵大元帅,赐与金一提,银一秤,权当信物。——《水浒传》

(3) 另见chēng

康熙字典

秤【午集下】【禾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昌孕切,稱去聲。正斤兩也。《古之奇縣令箴》如秤之平。《太平御覽》諸葛亮曰:我心如秤,不能爲人低昂。

姚崇有執秤誡。

數名。《小爾雅》斤十謂之衡,衡有半謂之秤,秤二謂之鈞。《廣韻》俗稱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秤【卷七】【禾部】

銓也。从禾爯聲。春分而禾生。日夏至,晷景可度。禾有秒,秋分而秒定。律數:十二秒而當一分,十分而寸。其以爲重:十二粟爲一分,十二分爲一銖。故諸程品皆从禾。處陵切

说文解字注

(稱)銓也。銓者、衡也。聲類曰。銓所以稱物也。稱俗作秤。按爾、幷舉也。偁、揚也。今皆用稱。稱行而爾偁廢矣。从禾。爯聲。處陵切。六部。廣韵又昌孕切。是也、等也。銓義之引伸。春分而禾生。上文云。以二月生。日夏至晷景可度。禾有秒。謂其時禾乃有芒也。秋分而秒定。上文云。以八月孰。孰時芒乃定。律數十二。句。十二謂六律六吕也。十二秒而當一分。十二兩字舊奪。今補。下文云十髮爲程。一程爲分。十分爲寸。然則十二禾秒而當十髮。淮南天文訓作十二蔈而當一粟。十分而寸。天文訓作十二粟而當一寸。其㠯爲重。以衡輕重也。十二粟爲一分。此粟謂禾粟。十二分爲一銖。百四十四粟也。天文訓曰。十二粟而當一分。十二分而當一銖。十二銖而當半兩。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爲一兩。按金部銖下曰。權十分黍之重也。十分黍有譌。依此則當云十二分粟之重也。許用淮南說。與說苑、律歷志說異。故諸程品皆从禾。度起於十二秒。權起於十二粟。諸程品之字、謂稱以下七篆也。此釋稱从禾之意。倂釋科以下六字从禾之意也。

辞典解释
【秤】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chèng
怎么读:

  • 名词 度量物体重量的器具。同「称」。  【组词】:「磅秤」、「弹簧秤」。
  • 动词 量轻重。同「称」。《红楼梦.第一二回》:「王夫人命凤姐秤二两给他。」
其他字义

读音:
píng
怎么读:

  • 名词 衡量物体轻重的工具。  【组词】:「天秤」。
【秤】的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基本字义

读音:
chèng
怎么读:

  • 度量物体重量的器具。磅秤、地秤、杆秤 
  • 测量轻重。他把挑好的水果交给老板秤重算钱。
其他字义

读音:
píng
怎么读:

  • 度量物体重量的器具。  【组词】:磅秤、地秤、杆秤 ◎
  • 测量轻重。  【组词】:他把挑好的水果交给老板秤重算钱。
【秤】的解释(来源:小字典)
基本字义
  • 衡量物体重量的器具。  【组词】:「天秤」。
其他字义
  • 衡量物体重量器具。  【组词】:「磅秤」、「地秤」、「秆秤」。
  • 衡量轻重。  【组词】:「这块猪肉请秤一下看有多重?」

秤字相关知识

秤字的书法
  • 衡方碑

    衡方碑

  • 徐伯清

    徐伯清

  • 敬世江

    敬世江

秤的字源演变
  • 小篆

    小篆

  • 楷体

    楷体

秤的字源演变
  • 中国大陆宋体

    中国大陆宋体

  • 台湾细明体

    台湾细明体

  • 香港明体

    香港明体

  • 日本明朝体

    日本明朝体

  • 韩国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 旧字形

    旧字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