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热门搜索:

【拼音】: zhú

【笔画】:19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

【注音:】:ㄓㄨˊ

【笔顺编号:】:2512142522135251214

【部外笔画:】:13

【字型分析:】:左右结构

【繁简对应:】:

【五笔:】:JLQJ

上一个:

下一个:

十九

笔顺

1

竖

2

横折

横折

3

横

4

竖

5

横

6

点

7

竖

8

横折

横折

9

竖

10

竖

11

横

12

撇

13

横折钩

横折钩

14

竖

15

横折

横折

16

横

17

竖

18

横

19

点

基本解释

(名)蝴蝶、蛾子等的幼虫。

详细解释

名词

(1) 即毛虫。蝴蝶或蛾子的伸长状幼虫。色青,形似蚕,大如手指

奔蜂不能化藿蠋,越鸡不能伏鹄卵。——《庄子》。成玄英疏:“蠋者,豆中大青虫”

(2) 又如:蠋绣(蠋虫蚀木而成的错杂纹理,谓其有如刺绣,故称)

康熙字典

蠋【申集中】【虫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直錄切《集韻》厨玉切,𠀤音躅。躑蠋,蟲名也。《爾雅·釋蟲》蚅,烏蠋。《註》大蟲如指,似蠶。《詩·豳風》蜎蜎者蠋。《莊子·庚桑楚》奔蜂不能化藿蠋。《註》蠋,豆藿中大靑蟲也。

人名。《戰國策》顏獨,《春秋後語》作王蠋。

《集韻》尺玉切,音擉。《韻會》殊玉切,音屬。義𠀤同。

《集韻》朱欲切,音燭。蝝蠋。

《詩》蜎蜎者蠋,《唐韻》古音讀汝,叶下野韻。通作蜀。《詩詁》蜀本从虫,又加虫,俗字也。或作蠾。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蜀【卷十三】【虫部】

葵中蠶也。从虫,上目象蜀頭形,中象其身蜎蜎。《詩》曰:“蜎蜎者蜀。”市玉切

说文解字注

(蜀)葵中蠶也。葵爾雅釋文引作桑。詩曰。蜎蜎者蠋。蒸在桑野。似作桑爲長。毛傳曰。蜎蜎、蠋皃。蠋、桑蟲也。傳言蟲、許言蠶者、蜀似蠶也。淮南子曰。蠶與蜀相類、而愛僧異也。桑中蠹卽蝤蠐。从虫。上目象蜀頭形。中謂勹。象其身蜎蜎。市玉切。三部。詩曰。蜎蜎者蜀。豳風文。今左旁又加虫。非也。

辞典解释
【蠋】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zhú
怎么读:

  • 名词 蛾、蝶类的幼虫。《诗经.豳风.东山》:「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汉.毛亨.传:「蠋,桑虫也。」

蠋字相关知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