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诗词 范景文
古诗
古诗大全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范景文

范景文   fàn jǐng wén

暂无诗人收录作品:6首

范景文(1587年—1644年),明末殉节官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范景文劝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范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后赴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赠太傅,谥文忠。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 本    名

    范景文

  • 字    号

    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

  • 民族族群

    汉族

  • 出生地

    河间府吴桥

  • 出生时间

    1587年11月29日

  • 去世时间

    1644年4月25日

  • 主要作品

    《斋中·颇嫌多事是尊生》《和友人闲居之作》《赋得花朝遇雨》《临终诗·孤臣空洒泪》《虞山瞿少潜见过留之味玄堂有作》等

  • 主要成就

    进京勤王、抵御英吉利

  • 诗人作品
  • 人物生平
  • 《斋中·颇嫌多事是尊生》
    颇嫌多事是尊生,但得心闲近道情。长与疏梅耐幽独,更教瘦鹤伴凄清。扫花欲便亲苔坐,删竹当防碍月行。片石颓然无位置,也同老懒畏经营。
    查看详情 >>
  • 《临终诗·孤臣空洒泪》
    孤臣空洒泪,天步遂如斯。妖蚀三光暗,心盟九庙知。翠华迷草露,淮水涨烟澌。故国千年恨,忠魂绕玉墀。
    查看详情 >>
  • 《赋得花朝遇雨》
    春阴偏是趁今朝,妒暖余寒尚自饶。花意如人初中酒,柳容似冻未舒条。踏青游屐方微湿,听雨吟魂却暗销。烟裹空濛飞翠冷,总无红紫亦堪描。
    查看详情 >>
  • 《虞山瞿少潜见过留之味玄堂有作》
    烟霞片片染衣裳,手拂凝尘坐竹床。晤对少时如入画,淹留竟日自生香。杯呈浅笑花浮面,曲度深宵月过廊。寥落一丘堪点染,入林幽事待商量。
    查看详情 >>
  • 《临终诗》
    孤臣空洒泪,天步遂如斯。妖蚀三光暗,心盟九庙知。翠华迷草露,淮水涨烟澌。故国千年恨,忠魂绕玉墀。
    查看详情 >>
  • 《和友人闲居之作》
    夜里删诗日看山,纵然忙杀也清闲。从教花落休开径,除却僧来即闭关。性好积书终是癖,身无小病怕成顽。幽栖未尽声闻累,鹤舞々鸟语蛮。
    查看详情 >>
更多作品

声名初显

范景文的父亲范永年,曾任南宁太守,在乡里享有声望,人称“佛子”。范景文自幼便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极富器度胆识,人品深厚。为童生时,即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读书,思有作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中进士,授东昌府推官,时以名节自我约束勉励,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不但如此,而且他还常常教导手下人要“不受委托,不受馈赠”。所以没有人敢对他及他的手下人行贿。获得了“不二公”的雅号。 

功勋卓著

范景文在任期间,致力于冤假错案的平反工作,为很多在审判定罪过程中有误的“犯人”平反昭雪。时值东昌大饥,灾害横行,为解民于危难,救民于水火,他亲自调查研究,条理荒政,对确实困难的尽力给予赈恤,对有劳动能力的帮助其恢复生产,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经过他的一系列努力,数以万计的黎民百姓得以安居乐业,重建家园。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朝廷念其功勋卓著,越级提拔他任吏部稽功司主事等职。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历任文选员外郎、验封郎中。明神宗驾崩,明光宗继承皇位后,下令举荐贤能之上,范景文骨鲠上疏,极力举荐,但他举荐的大都是先朝元老,为明光宗所忌,范景文也有自知之明,不久便因事乞假回乡。

谏言未果

天启二年(1625年)二月,范景文被重新起用,任文选郎中。朝廷中魏忠贤大权独揽,压制不同意见,培植党羽。上任不久,范景文便上疏请求明廷,广开仕路,养仕节,招纳有德贤良之士,他上疏言:“天地人材,当为天地惜之。朝廷名器,当为朝廷守之。天下万世是非公论,当与天地万世共之”。言词深刻贴切,时人传为名言。但是朝廷昏庸,奸臣篡权,他的建议不被接受。

带兵有度

崇祯初年,范景文经别人荐举被召用为太常少卿。崇祯二年(1629年)七月升任为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己巳之变,他率领自己的部下八千人出兵勤王,兵饷都是自理。抵达涿州时,四方的援兵多数都抢掠,只有河南的部队秋毫无犯。他移兵驻守京都大门,又移兵驻防昌平,远近之人都依靠他而不惊恐。崇祯三年(1630年)三月升任为兵部左侍郎,在通州练兵。通镇刚开始设置,士兵都是招募的新兵,范景文训练有度,军容齐整,战斗力高强。 

范景文尝请有司实行一条鞭法,徭役归之官,民稍助其费,供应平买,不立官价名。崇祯帝对此建议极为欣赏,令永著为例。二年后,景文因父亲之故,辞官守丧。

挺身而出

崇祯七年(1634年)冬季,范景文被起用为南京右都御史。不久,拜兵部尚书,参赞机务。他屡次派遣部队驻戍池河、浦口,援助庐州,扼守滁阳,遇有警报则发兵,节制很精明。他曾经因为军粮的事情与南京户部尚书钱春互相揭发奏告,获罪降级视事。后来,叙援剿的功劳,恢复原有级别。

崇祯十一年(1638年)冬季,京师戒严,派遣部队入卫。杨嗣昌夺情辅政,刚愎自用。词臣黄道周因在堂上提了几句反对意见,即遭鞭斥杖打。范景文挺身而出,联合同僚上疏替道周求情。他说:“黄道周乃国家目前少有的有用之人,用之犹惺其晚,弃之有何得益!”范景文倡议同僚们联合上疏相救。思宗震怒不悦,追究首谋者,范景文就自我承担责任,并且以众人说法都相同来告知。思宗益发恼怒,他被削籍为民。 

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范景文又以本官入阁,兼东阁大学士,受命于危难之际,范景文终于实现了他幼时成就伟业的宏愿。但此时的明王朝已摇摇欲坠,范景文独木难撑。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宣府,前锋直逼京师的奏报传来,范景文茶饭不思,夙夜忧叹,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独自一人对月流泪,念念自语:“身为大臣,不能仗剑为天子杀敌,虽死又有何益?”有大臣提出让崇祯弃京南逃,以避锋芒,对此,范景文坚决反对,说:“团结人心,坚守待援而已,除这以外,我什么也不知道。”意即坚持到底。此事讨论来,讨论去,终无结果。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七日,崇祯帝又将范景文召至宫中,此时,范景文已有三天未进饮食了,见到皇上,放声大哭,言词断续不能成句,崇祯帝不由也暗自落泪。

以身殉国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城池失陷,起义军拥入京师,包围官宅府第。闻此讯,范景文急速赶到宫门。宫人说:“皇上已经出去。”又急速赶到朝房,贼寇已经堵塞道路。随从的人请他换下服装回家,范景文说:“皇上出去了,我怎么能回家呢?”就在道旁的庙中草拟遗疏,又用大字写道:“身为大臣,不能够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就到演象所拜辞阙墓,跳入双塔寺旁的古井而死。范景文死的时候,犹以为皇上已逃亡南方,殊不知皇帝已自缢身死。他死后,赠太傅,谥号文贞。清朝赐予谥号文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