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诗词 岑参 东归晚次潼关怀古
古诗
古诗大全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东归晚次潼关怀古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参

暮春别乡树,晚景低津楼,

伯夷在首阳,欲往无轻舟。

遂登关城望,下见洪河流,

自从巨灵开,流血千万秋。

行行潘生赋,赫赫曹公谋,

川上多往事,凄凉满空洲。

  • 译文
  • 注解
  • 赏析

暮春别乡树,晚景低津楼,

暮春时满眼是异乡的草木,晚景中看到那渡津的关楼。

伯夷在首阳,欲往无轻舟。

伯夷曾住过的首阳山,想去瞻仰却没有过河的轻舟。

伯登关城望,下见洪河流,

于是登上了潼关城头眺望,俯瞰着黄河滔滔奔流。

自从巨灵开,流血千万秋。

自从黄河把大山分开,从此此地征战不休,血流成河。

行行潘生赋,赫赫曹公谋,

潘岳在此作下行行名赋,赫赫曹公于此显奇谋。

川上多往事,凄凉满空洲。

大河上经历了多少往事,如今只见一片凄凉笼罩着空空的河洲。

别乡树:指岑参在长安的居处。

津楼:指风陵津楼。

伯夷:商末士君子。即雷首山,在今山西永济县南。首阳山与华山为黄河所隔。

关城:指潼关城墙。

洪河:指黄河。

巨灵:指河神,此处指黄河。

流血:言自古以来此地征战不休,鲜血染红了黄河水。一作“流尽”。

潘生:指西晋文人潘岳。他曾西来长安,作《西征赋》。

曹公:即三国曹操,曹操曾西征韩遂、马超,过关斩将,立下赫赫战功。

“暮春别乡树,晚景低津楼,伯夷在首阳,欲往无轻舟”此四句写诗人于暮春离开长安,东归途中的所见所感。西去的夕阳徘徊在津楼上久久不下,漫漫归程缥缈在前方,使游子产生一种无所归依感,商末“不食周粟,饿死首阳”的伯夷、叔齐二君子忽然浮现在眼前,多想一睹他们的高风亮节、铮铮铁骨,可在对岸的首阳山无轻舟可济,只能望洋兴叹,空发幽情。

“伯登关城望,下见洪河流,自从巨灵开,流血千万秋。”此四句写关城落照中,诗人往登城楼,高处远望,但见奔流不息的黄河水卷夹着沉重的人类历史伤痕,吞噬着无数英魂的悲咽和哀叹,滔滔东流去。

“行行潘生赋,赫赫曹公谋。川上多往事,凄凉满空洲。”此四句写诗人睹奔流不息的黄河水发思古之幽情,仰慕千古流传的潘岳之赋,缅怀赫赫战功的曹公。自古多为兵家征战之地的潼关,因为有了这份历史的厚重,诗人落寞无聊赖的心绪也变得更加凄凉怅惘。

诗人献书阙下,对策落第,心绪不佳。东归途中,登高远望,睹奔流万年的黄河水,思古人征战杀伐的累累战绩,叹自己茫然无着的仕途。语言平易浅近,脱口而出,有自然天成的浑圆美,亦可见出岑参早年艺术功底尚不深湛,有偏于浅近平淡之感。诗写一种愁绪,而寄怀于思古之幽情,篇终“川上多往事,凄凉满空洲”,从怀古转到诗人,含蓄浑涵,耐人寻味,直有阮籍《咏怀诗》之深婉不迫、蕴藉思深的风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