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诗词 杜甫 留花门
古诗
古诗大全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杜甫

杜甫   dù fǔ

唐代诗人收录作品:1000首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本    名

    杜甫

  • 别    称

    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杜草堂、老杜、诗圣

  • 字    号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 所处时代

    唐代

  • 民族族群

    汉族

  • 出生地

    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

  • 出生时间

    先天元年(712年)

  • 去世时间

    大历五年(770年)冬

  • 主要作品

    《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江南逢李龟年》《恨别》《古柏行》等

  • 主要成就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留花门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复制全文
běi mén tiān jiāo bǎo ròu yǒng jué
gāo qiū féi jiàn jiā shǐ shè hàn yuè
wéi huàn shī rén yàn báo
xiū shǐ 使 lái jué
wéi qīng guó zhì chū àn jīn què
zhōng yuán yǒu chú yǐn rěn yòng
gōng zhǔ huáng jūn wáng zhǐ bái
lián yún tún zuǒ bǎi jiàn xuě
zhǎng niǎo xiū fēi āi jiā shǔ yōu
tián jiā zuì kǒng mài dǎo sāng zhī shé
shā yuàn lín qīng wèi quán xiāng cǎo fēng jié
yòng chuán qiān cháng piě liè
chén tài háng zhǒng jīng shì
huā mén liú yuán zhuǎn xiāo
  • 古诗简介
  • 诗词译文
  • 诗词注解
  此当是乾元二年秋适秦州后作。《杜臆》:题曰留花门,言不当留也。《唐·地理志》:甘州删丹县,北渡张掖河,西北行,出合黎山峡口,傍河东北行千里,有宁寇军。军东北有居延海。又北三百里,有花门堡。又东北千里,至回纥衙帐。《旧书》:肃宗还西京,叶护辞归,奏曰:“回纥战兵留在沙苑,今且归灵夏取马,更为陛下收范阳余孽。”

  花门天骄子①,饱肉气勇决②。高秋马肥健③,挟矢射汉月④。

  (首叙花门气习,见其强梁可畏。)

  ①骄子,见《前汉书·外国传》。②又云:“咸食畜肉,衣其皮革。”司马迁书:“耻辱者,勇之决也。”③《汉书》:赵充国曰:“秋高马肥,变必起矣。”颜注:“秋马肥健,恐其为寇也。”④《诗》:“即挟我矢。”《汉书》:边外举事,常随月盛壮以攻战,月亏则退兵。徐陵诗:“天云如地阵,汉月常胡秋。”

  自古以为患,诗人厌薄伐①。修德使其来②,羁縻固不绝③。胡为倾国至,出入暗金阙④。中原有驱除⑤,隐忍用此物⑥。

  (此言御边有方,不宜借兵召侮,曰隐忍,明知其有害,不得已而用之也。)

  ①王褒《四子讲德论》:“诗人所歌,自古患之如此。”《诗》:“薄伐猃狁。”②《国语》:“先王之制戎翟,荒服者有不王,则修德。”③《汉书》传赞:“其慕义而贡献,则接之礼让,羁縻不绝。”应劭曰:“马曰羁,牛曰縻,言四夷如牛马之受羁縻也。”④乐府曲:“戏金阙,游紫庭。”⑤《汉书·王莽传赞》:“圣人之驱除云尔。”注:“言王莽驱逐蠲除,以待圣人也。”⑥司马迁书:“所以隐忍苟活。”

  公主歌黄鹄①,君王指白日②。连云屯左辅③,百里见积雪④。长戟鸟休飞⑤,哀笳曙幽咽⑥。田家最恐惧,麦倒桑枝折⑦。

  (此言缔婚之举,适足骚扰畿辅。)

  ①《公羊传》:“天子至尊,嫁女不自主婚,使同姓主之,故曰公主。”《汉·西域传》:元封中,以江东王建女细君为公主,妻乌孙昆莫。昆莫年老,言语不通,公主悲愁作歌曰:“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天子闻而怜之。《文苑辩证》:郑愔《送金城公主适西蕃》诗:贵主想黄鹤。陆德明云:鹄又作鹤。鹄、鹤可通用。《旧唐书》:乾元元年七月,上以幼女宁国公主妻回纥可汗,送至咸阳磁门驿。公主辞诀曰:“国家事重,死且无恨。”②《国语》:“与君王哉。”《诗》:“谓予不信,有如皎日。”注:“言指白日以为盟约也。”③《刘表传》:“云屯冀马。”潘岳《秋兴赋》诗:“高阁连云。”左辅,谓沙苑。《三辅黄图》:左辅都尉,治高陵。④楼钥曰:读者谓积雪止言其多,上句言云屯足矣,何必复赘此语。惟知回纥之俗,衣冠皆白,然后少陵之意涣然。【朱注】《旧唐书》:郭子仪收西京时,遇贼新店,军却。回纥望见,逾山西岭上,曳白旗,趋击之,贼大败。按此则回纥旗帜用白。百里积雪,当谓此耳。陆机诗:“仰凭积雪岩。”《杜臆》:连云积雪,颠倒作对,亦一句法。⑤《史记·樗里子传》:“长戟居前,强弩在后。”⑥庾信诗:“哀笳关塞曲。”古歌:“鸣声幽咽。”⑦东汉童谣:“桑无附枝、麦有两歧。”

  沙苑临清渭①,泉香草丰洁②。渡河不用船③,千骑常撇烈④。胡尘逾太行⑤,杂种抵京室⑥。花门既须留,原野转萧瑟⑦。

  (末言养马苑中,不能剿贼而反以妨民。乘马以渡,故不用船。撇烈,摆跃之状。逾太行,抵京室,思明复至东都也。此章四句起,下三段各八句。)

  ①黄希曰:沙苑,在同州冯翊县南十七里。《唐志》:同州虽不言渭水,而同与华邻。华阴有漕渠自苑西引渭水,可见其下临清渭。②《周礼》:“水泉必香。”③《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古乐府:“欲渡河无船。”④《上林赋》:“转腾撇冽。”孟康曰:“撇冽,相撇也。”《汉皋诗话》:“撇捩,疾貌。”《大食刀歌》“鬼物撇捩辞坑壕”,字意皆同。任昉笺:“胡尘罕尝夕起。”⑤《述征记》:太行山,首始河内,自河内至幽州,凡有八陉⑥丘迟书:“无取杂种。”《旧唐书》:安禄山,本名乾荦山,营州柳城杂种。史思明,本名窣于,营州宁夷州突厥杂种也。《安禄山事迹》:乾元二年正月,思明于魏州自立为燕王,引兵救相州,官军败绩。九月,思明又收大梁,陷洛阳。潘岳诗:“引领望京室。”⑦曹植诗:“原野何萧条。”王粲《登楼赋》:“风萧瑟而并兴。”唐汝询曰:肃宗以回纥兵收京,久留不遣。子美忧其为害而作。是诗公主、君王二语,说得可怜可羞。田家、原野二语,说得亦忧亦愤。

  范梈曰:此中国何如时也。读“胡为倾国至”数语,可以鉴《春秋》书会戎盟戎之义矣。谓子美为诗史,岂不信哉。

  按:回纥留兵沙苑,在至德二年十月。宁国下降,在乾元元年七月。回纥复遣骁骑三千,助讨安庆绪,在元年八月。郭子仪拔卫州,围邺城,在元年十月。九节度之师溃于相州,在二年三月。史思明复取大梁,陷洛阳,在二年九月。此诗述屯兵沙苑及公主下嫁之事,当属元年之秋。其云逾太行,抵京室,又当属二年秋未矣。此必回纥败归,思明猖獗之后,追记前事耳。言回纥千骑之撇烈如此,而太行烟尘之侵逼又如彼,然则花门之留,亦何救于原野萧瑟乎。盖甚言借兵之无益也。或云:逾太行而至京邑,即指回纥新来骁骑。按回纥若取道太行,路程反纡,说亦未确。

  胡应麟曰:陈思王古诗独擅,然诸体各有师承。惟陶之五言,开千古平淡之宗;杜之乐府,扫六代沿洄之习。真谓自启堂奥,别创门户。然终不以彼易此者,陶之意调虽新,源流匪远;杜之篇目虽变,风格靡超。故知三正迭兴,未若一中相授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北门天骄子,饱肉气勇决

回纥是天之轿子,饱餐肉食刚勇好斗

高秋马肥健,挟矢射汉月

深秋时节战马肥壮携带弓箭来射汉月

自古以为患,诗人厌薄伐

自古以来就是汉人的祸患,早在周朝,诗人就已厌闻征伐

修德使其来,羁縻固不绝

修德睦邻使其归顺,怀柔政策当然不能断绝

胡为倾国至,出入暗金阙

为什么要让他们倾国而来?他们随便出入宫廷,已令金阙黯然失色

中原有驱除,隐忍用此物

中原地区需要驱除叛军,出于不得已而使用这些东西

公主歌黄鹄,君王指白日

可怜宁国公主唱起了“黄鹄”的悲歌,天子为取信回纥而指天发誓

连云屯左辅,百里见积雪

回纥的兵马连云般地屯驻在左辅,百里之外望去有如一片积雪

长戟鸟休飞,哀笳曙幽咽

长戟如林连鸟儿也休想飞过,凄厉的胡笳一大早就开始呜咽

田家最恐惧,麦倒桑枝折

农民们最为惧怕他们,踩倒了麦苗还把桑枝折断

沙苑临清渭,泉香草丰洁

沙苑临近清清的渭水,泉水香甜青草丰洁

渡河不用船,千骑常撇烈

回纥骑兵渡河从来不用船,千骑奔腾有如风驰电掣

胡尘逾太行,杂种抵京室

如今叛军的烟尘越过了太行山,杂种们又一次攻占了洛阳

花门既须留,原野转萧瑟

回纥的兵马看来必须留下了,只是那田园会因此而变得萧条不堪

花门:回纥之别名。

天骄子:天之骄子。

射汉月:是入侵汉地的形象说法。

羁縻:笼络,怀柔。

倾国至:言回纥派来援军之多。

指白日:发誓结盟之状。

左辅:指沙苑。

积雪:回纥将士皆白衣白冠,旗亦白色,故以积雪喻之。

撇烈:迅疾的样子。

杂种:皆指史思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