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诗词 杜甫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
古诗
古诗大全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杜甫

杜甫   dù fǔ

唐代诗人收录作品:1000首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本    名

    杜甫

  • 别    称

    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杜草堂、老杜、诗圣

  • 字    号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 所处时代

    唐代

  • 民族族群

    汉族

  • 出生地

    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

  • 出生时间

    先天元年(712年)

  • 去世时间

    大历五年(770年)冬

  • 主要作品

    《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江南逢李龟年》《恨别》《古柏行》等

  • 主要成就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复制全文
qiū fēng qīng dàn yún shū guò gāo chéng
xīn zhū shí kàn shí luò jiē miàn qīng tái xiān shēng
yǒu lóu tái xián jǐng láo zhōng bào xīn qíng
huàn huā huā ráo xiào kěn xìn jiān yǐn míng
  • 古诗简介
  • 翻译
  【鹤注】当是广德二年秋作。

  幕府秋风日夜清,澹云疏雨过高城。叶心朱实看时落①,阶面青苔老更生②。复有楼台衔暮景③,不劳钟鼓报新晴④。浣花溪里花饶笑⑤,肯信吾兼吏隐名⑥。

  (此不乐居幕府而作也。上四雨后秋色,五六院中晚晴,七八西郭茅舍。朱实落,承秋凤。青苔生,承疏雨。晚影西照,钟鼓声高,皆晴占也。溪菊正开,若笑人劳攘者,彼亦肯信我吏隐之志否耶。《杜臆》:玩末二句,直欲乞休,而其词含蓄近谑,温柔敦厚之意可见。)

  ①刘琨诗:“朱实损劲风。”朱瀚曰:落其实,见《左传》。②江淹诗:“青苔日夜黄。”③萧懿诗:“楼台自相隐。”④【旧注】俗以钟鼓声亮为晴之占,故曰报新睛。徐悱妻刘氏《百舌》诗:“庭树且新晴。”⑤唐太宗诗:“笑树花分色。”旧以饶笑为多笑,或解作免笑,引公诗“日月不相饶”为证。⑥《汝南先贤传》:郑钦吏隐于蚁陂之阳。杨德周曰:晋山涛,吏非吏,隐非隐。公在幕府为吏,归草堂为隐,兼有其名也。卢世曰:此诗举束缚蹉跎,无可奈何意,一痕不露,只轻轻结语云:

  “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吾兼吏隐名。”既悲老趋幕府,为溪花所笑,将欲驾言吏隐,又恐为溪花所疑。几多心事,俱听命于花,深乎深乎!

-----------仇兆鳌 《杜诗详注》-----------

【鹤注】当是广德二年秋作。

幕府秋风日夜清,澹云疏雨过高城。叶心朱实看时落①,阶面青苔老更生②。复有楼台衔暮景③,不劳钟鼓报新晴④。浣花溪里花饶笑⑤,肯信吾兼吏隐名⑥。

(此不乐居幕府而作也。上四雨后秋色,五六院中晚晴,七八西郭茅舍。朱实落,承秋凤。青苔生,承疏雨。晚影西照,钟鼓声高,皆晴占也。溪菊正开,若笑人劳攘者,彼亦肯信我吏隐之志否耶。《杜臆》:玩末二句,直欲乞休,而其词含蓄近谑,温柔敦厚之意可见。)

① 刘琨诗:“朱实损劲风。”朱瀚曰:落其实,见《左传》。② 江淹诗:“青苔日夜黄。”③萧懿诗:“楼台自相隐。”④【旧注】俗以钟鼓声亮为晴之占,故曰报新睛。徐悱妻刘氏《百舌》诗:“庭树且新晴。”⑤唐太宗诗:“笑树花分色。”旧以饶笑为多笑,或解作免笑,引公诗“日月不相饶”为证。⑥《汝南先贤传》:郑钦吏隐于蚁陂之阳。杨德周曰:晋山涛,吏非吏,隐非隐。公在幕府为吏,归草堂为隐,兼有其名也。卢世曰:此诗举束缚蹉跎, 无可奈何意,一痕不露,只轻轻结语云:

“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吾兼吏隐名。”既悲老趋幕府,为溪花所笑,将欲驾言吏隐,又恐为溪花所疑。几多心事,俱听命于花,深乎深乎!
-----------仇兆鳌《杜诗详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