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诗词 杜甫 热三首
古诗
古诗大全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杜甫

杜甫   dù fǔ

唐代诗人收录作品:1000首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本    名

    杜甫

  • 别    称

    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杜草堂、老杜、诗圣

  • 字    号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 所处时代

    唐代

  • 民族族群

    汉族

  • 出生地

    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

  • 出生时间

    先天元年(712年)

  • 去世时间

    大历五年(770年)冬

  • 主要作品

    《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江南逢李龟年》《恨别》《古柏行》等

  • 主要成就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热三首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复制全文
léi tíng kōng yún jìng
yán liú hàn chuí
wéi hán shuǐ yuàn zuò lěng qiū
ér tóng suì fēng liáng chū
zhàng yún zhōng miè shuǐ 西 lái
rén gāo guī lín niǎo què huí
xiá zhōng dōu huǒ jiāng shàng zhī kōng léi
xiǎng jiàn yīn gōng xuě fēng mén kāi
zhū shěn lěng diāo chuī xīn
jiāng shuāi jìn tòng bèi wèi kōng pín
yán zhēng jǐng piāo yáo zhēng shù rén
shí nián jiě jiǎ wéi ěr zhān jīn
  • 古诗简介
  • 翻译
  【鹤注】大历元年夔州作。诗云“十年可解甲”,自天宝十四载至此为十年也。

  雷霆空霹雳①,云雨竟虚无②。炎赫衣流汗③,低垂气不苏④。乞为寒水玉⑤,愿作冷秋菰⑥。何似儿童岁,风凉出舞零⑦。

  (此诗为夔州苦热而作。上四记酷热,下四思解热也。)

  ①《易》:“鼓之以雷霆。”《繁露》:王者言不从则,金不从革,秋多霹雳。霹雳者,金气也。②《国策》:宫中虚无人。③傅毅赋:“践朱夏之炎赫。”司马相如《喻巴蜀檄》:“流汗相属。”④相如《美人赋》:“黼帐低垂。”⑤《山海经》:堂庭之山多水玉。《子虚赋》:“水玉磊阿。”郭噗曰:“水玉,水精也。”⑥《杜臆》:水玉,恐是瓜之别名,故对秋菰,《园人送瓜》诗“浮沉寒水玉”,可证。菰,蒲也,成于深秋,故性冷。⑦仲长统《乐志赋》:“风于舞雩之下,咏归高堂之上。”黄生曰:诗中说冷易佳,说热难工。如“炎赫衣流汗,低垂气不苏”,又“林热鸟开口”,又“气喝肠胄融”,如此句法,在杜公亦不免褦襶矣。

  其二

  瘴云终不灭①,沪水复西来②。闭户人高卧③,归林鸟却回④。峡中都是火,江上只空雷。想见阴宫雪⑤,风门飒沓开⑥。

(次章,欲寻凉而不可得也。瘴云、沪水,地气之热。峡火。江雷,天气之热。)

  ①师氏曰:瘴云,炎瘴之云。②《水经注》:泸峰最高秀,水之左右,马步之径才通,而时有瘴气,三四月经之必死。《益州记》:沪水两峰有杀气,暑月不可行,故武侯以五月渡沪为艰。《后汉书注》:沪水一名若水,出族牛徼外,经朱提至僰道入江,在今夔州。③程晓诗:“闭户辟暑卧,出入不相过。”④却回,鸟不安林,却转回翔也。⑤繁钦《暑赋》:“虽托阴宫,罔所避旃。”张孝祥曰:“宫中暑月,积雪为山,取其阴凉。”⑥《广绝交论》:”飒沓鳞萃。”

  其三

  朱李沉不冷①,彫胡炊屡新②。将衰骨尽病,被暍味空频③。歘翕炎蒸景,飘颻征戌人④。十年可解甲⑤,为尔一沾巾。

  (三章,热不能耐而慨及征夫也。上四自叹,下四伤人。)

  ①魏文帝书:“沉甘瓜于清泉,浸朱李于寒冰。”②杨慎云:《说文》:“彫苽,一名蒋。”《西京杂记》及古诗多作彫胡,《内则》注作雕胡,亦作安胡。宋玉赋:“炊雕胡之饭。”枚乘《七发》:“安胡之饭。”《尔雅》:“啮雕蓬。”孙炎云:“米茭也,米可作饭,古人以为五饭之一。”《杜臆》:天热饭馊,故每食新炊。③味频空,虽有佳味,频频空置也。④庾信诗:“谁怜征戍客,今夜在交河。”⑤可解者,伤其未解也,扬雄《《解嘲》:“解甲投戈。”诗家用古人成句,有歇上歇下语。如张载诗“泪下沾衣襟”,周弘正则云“行住西沾衣”,曹植诗“欧欷涕沾巾”,杜诗则云“为尔一沾巾”,此是歇上语。又如用“诒厥”而去“孙谋”,用“友于”而去“兄弟”,此是歇下语。

-----------仇兆鳌 《杜诗详注》-----------

【鹤注】大历元年夔州作。诗云“十年可解甲”,自天宝十四载至此为十年也。

雷霆空霹雳①,云雨竟虚无②。炎赫衣流汗③,低垂气不苏④。乞为寒水玉⑤,愿作冷秋菰⑥。何似儿童岁,风凉出舞零⑦。

(此诗为夔州苦热而作。上四记酷热,下四思解热也。)

①《易》:“鼓之以雷霆。”《繁露》:王者言不从则,金不从革,秋多霹雳。霹雳者,金气也。②《国策》:宫中虚无人。③傅毅赋:“践朱夏之炎赫。” 司马相如《喻巴蜀檄》:“流汗相属。”④相如《美人赋》:“黼帐低垂。”⑤《山海经》:堂庭之山多水玉。《子虚赋》:“水玉磊阿。”郭噗曰:“水玉,水精也。”⑥《杜臆》:水玉,恐是瓜之别名,故对秋菰,《园人送瓜》诗“浮沉寒水玉”,可证。菰,蒲也,成于深秋,故性冷。⑦仲长统《乐志赋》:“风于舞雩之下,咏归高堂之上。”黄生曰:诗中说冷易佳,说热难工。如“炎赫衣流汗,低垂气不苏”,又“林热鸟开口”,又“气喝肠胄融”,如此句法,在杜公亦不免褦襶矣。

其二

瘴云终不灭①,沪水复西来②。闭户人高卧③,归林鸟却回④。峡中都是火,江上只空雷。想见阴宫雪⑤,风门飒沓开⑥。
(次章,欲寻凉而不可得也。瘴云、沪水,地气之热。峡火。江雷,天气之热。)

①师氏曰:瘴云,炎瘴之云。②《水经注》:泸峰最高秀,水之左右,马步之径才通,而时有瘴气,三四月经之必死。《益州记》:沪水两峰有杀气,暑月不可行,故武侯以五月渡沪为艰。《后汉书注》:沪水一名若水,出族牛徼外,经朱提至僰道入江,在今夔州。③程晓诗:“闭户辟暑卧,出入不相过。”④却回,鸟不安林,却转回翔也。⑤ 繁钦《暑赋》:“虽托阴宫,罔所避旃。” 张孝祥曰:“宫中暑月,积雪为山,取其阴凉。”⑥《广绝交论》:”飒沓鳞萃。”

其三

朱李沉不冷①,彫胡炊屡新②。将衰骨尽病,被暍味空频③。歘翕炎蒸景,飘颻征戌人④。十年可解甲⑤,为尔一沾巾。

(三章,热不能耐而慨及征夫也。上四自叹,下四伤人。)

①魏文帝书:“沉甘瓜于清泉,浸朱李于寒冰。”② 杨慎云:《说文》:“彫苽,一名蒋。”《西京杂记》及古诗多作彫胡,《内则》注作雕胡,亦作安胡。 宋玉赋:“炊雕胡之饭。”枚乘《七发》:“安胡之饭。”《尔雅》:“啮雕蓬。” 孙炎云:“米茭也,米可作饭,古人以为五饭之一。”《杜臆》:天热饭馊,故每食新炊。③味频空,虽有佳味,频频空置也。④ 庾信诗:“谁怜征戍客,今夜在交河。”⑤可解者,伤其未解也,扬雄《《解嘲》:“解甲投戈。”诗家用古人成句,有歇上歇下语。如 张载诗“泪下沾衣襟”,周弘正则云“行住西沾衣”, 曹植诗“欧欷涕沾巾”,杜诗则云“为尔一沾巾”,此是歇上语。又如用“诒厥”而去“孙谋”,用“友于”而去“兄弟”,此是歇下语。
-----------仇兆鳌《杜诗详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