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诗词 李白 发白马
古诗
古诗大全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李白

李白   lǐ bái

唐代诗人收录作品:1000首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本    名

    李白

  • 别    称

    李十二、李翰林、李供奉、李拾遗、诗仙

  • 字    号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 所处时代

    唐代

  • 民族族群

    汉族

  • 出生时间

    长安元年(701年)

  • 去世时间

    宝应元年(762年)

  • 去世地

    江南西道宣州(今安徽宣州)

  • 墓葬地

    当涂青山西麓

  • 主要作品

    《望天门山》《秋登宣城谢眺北楼》《赠汪伦》《早发白帝城》《独坐敬亭山》等

  • 主要成就

    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

  • 信    仰

    道教

发白马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复制全文
jiāng jūn bái jīng jié huáng
xiāo guō chuān yuè cāng míng yǒng tāo
ān yǒu zhèn shuǐ hán
tiě ruò xuě shān yǐn liú tuó
yáng bīng liè yuè zhuǎn zhàn lüè cháo nuó
jiàn dēng yān rán biān fēng liè cuó é
xiāo tiáo wàn wài gēng zuò yuán duō
sǎo qīng bāo jīn
  • 诗词译文
  • 诗词注解
  • 诗词赏析

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

将军从白马津出发,张展旌旗跨渡黄河。

箫鼓聒川度,沧溟涌涛波。

箫鼓声震动川度,气势壮大如海上涌起的波涛。

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

武安县有战事,战事浩大,把武安县的屋瓦全都震落了,但战场上兵士气势昂扬,没有慷慨的悲歌。

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

铁骑如若是在雪山上行走,那马饮的水之多,能让滹沱河的水全部干涸。

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

战争在最西部的月窟发起,后来又转战到朝那。

倚剑登燕然,边烽列嵯峨。

倚剑登上燕然山,那里边峰嵯峨,战争频繁。

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

万里之外十分萧条,唯有五原的耕作多。

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希望能够一扫大漠对中原的威胁,能以武力制伏大漠的胡虏。

白马:白马津,在今河南滑县。

武安有振瓦:这里运用的是典故。秦国伐魏,赵王令赵奢救魏,秦军驻军在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震。武安,在今河北武安。这里运用荆轲的事。荆轲刺秦之前,与高渐离慷慨悲歌,高为之送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河名。在河北西南部,为子牙河的北源。

月窟:月生之处,最西边。

略朝那:略,取的意思。朝那,是古代的城市名,旧址在今宁夏固原。

燕然:燕然山,在今内蒙古境内。

五原:郡县名。治所在今陕西定边。

戢:收藏兵器。

此诗歌颂中原汉族政权的一位将军发兵出征,讨伐胡兵,大获全胜后,刻石勒功,肃清边患,使边民过上太平生活。

全诗分两段。“朝那”以上为第一段,写发兵攻伐。首二句写发兵行军,旌旗逶迤,渡过黄河。“箫鼓”四句写军队声势浩大,箫鼓响彻山川,如同大海波涛,屋瓦为之震动,将士士气高涨,歌声嘹亮。“铁骑”二句写军队之众多。“扬兵”二句写略地之广阔。“倚剑”以下为第二段。写战胜后的局面。“倚剑”二句写战胜勒功,烽燧戒备森严。“萧条”二句写边地和平景象。末二句写扫清边患后,收兵束甲,不再用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