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诗词 杜甫 存殁口号二首
古诗
古诗大全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杜甫

杜甫   dù fǔ

唐代诗人收录作品:1000首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本    名

    杜甫

  • 别    称

    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杜草堂、老杜、诗圣

  • 字    号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 所处时代

    唐代

  • 民族族群

    汉族

  • 出生地

    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

  • 出生时间

    先天元年(712年)

  • 去世时间

    大历五年(770年)冬

  • 主要作品

    《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江南逢李龟年》《恨别》《古柏行》等

  • 主要成就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存殁口号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复制全文
qiān jiàn jìn dàn yào réng chuán jiù xiǎo shī
nián xiàn xiào bái yáng jīn rén bēi
zhèng gōng fěn huì suí cháng cáo dān qīng bái tóu
tiān xià zēng yǒu shān shuǐ rén jiān jiě zhòng huá liú
  • 古诗简介
  • 诗词译文
  • 诗词注解
  • 诗词赏析
  【鹤注】据郑虔死于广德二年,则梁氏编在大历元年为是。

  席谦不见近弹棋①,毕耀仍传旧小诗②。玉局他年无限事③,白杨今日几人悲④?

  (【原注】“道士席谦,吴人,善弹棋。毕耀,善为小诗。”此谓席存而毕殁也。近不见,言人存地隔。旧仍传,言诗在人亡。席尚存,故望其玉局降仙。毕已殁,故伤其白杨拱墓。两句分顶,下章亦然,毕曜仅传小诗,而前此称为“才大今诗伯”,《杜臆》讥其不相蒙,良是。大约赠人之词,不无过誉,殁后乃用直笔耳。)

  ①《西京杂记》:刘向作弹棋以献。《梁冀传》:冀善弹棋、格五。注:《艺经》:旧弹棋两人对局,白黑棋各六枚,先列棋相当,下呼上更相弹也,其局以石为之。《古今诗话》:弹棋有谱一卷,唐贤所为,其局方五尺,中心高如盖,其颠为小壶,四角微起。李义山诗:“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谓其中尊也。白乐天诗:“弹棋局上事,最妙是长斜。。”谓持角长斜,一发过半局,谱中具有此法。柳子厚亦用二十四棋者,即此戏也,今人罕为之矣。②乾元间,毕曜除监察御史,未几以酷毒流贬黔中,其殁当在此时。姜宸英曰:《酷吏敬羽传》:羽与毛若虚、裴异、毕曜同时,皆暴忍,时称毛、敬、裴、毕。未几,昇、曜流黔中。曜,正肃宗时人。又《乔琳传》:曜曾为郭子仪书记。③黄希曰:张道陵修道既成,老子降于成都,地涌出一玉局,高丈余,老君升座授道毕,老君已回,玉局消散。④古诗:“萧萧白杨树,松柏夹广路。”陶潜《挽歌》:“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吴论据“不见”、“仍传”四字,遂云席殁、毕存。今按:《梓州》诗云“高门蓟子过”,是与席相见时;此云“不见近弹棋”,公独往夔州矣。向在长安,赠毕曜诗云“流传江鲍体”,是平日作诗;此云“仍传旧小诗”,是死后诗传也。若云毕尚存,则当云新诗,不当云旧矣。或据《搜神记》“南谷山中,,有白玉棋局”,引以证弹棋,非也。若依此,则下句白杨,何独不承小诗乎?又卢注引《隋书》白杨何妥,以证毕曜未亡,使事隐僻。“萧萧自杨树”,自当以古诗为据耳。

  其二

  郑公粉绘随长夜①,曹霸丹青已白头②。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间不解重骅骝。

  (原注:“高士荣阳郑虔,善画山水。曹霸,善画马。”此谓郑殁而曹存也。郑虔既亡,世更无山水之奇。曹霸虽存,人谁识骅骝之价乎?一伤之,一惜之也。或云:得虔之图,几今天下山水无色。得霸之马,能使人间骅骝减价。乃极赞其笔墨之神妙,亦通。又一说:何曾有,谓世不收藏。不解重,谓人弗珍惜。意义似浅。)

  ①《抱朴子》:粉绘表形著图。李陵诗:“严父辞长夜,慈母去中堂。”②左思《吴都赋》:“丹青图其珍珠。”《容斋续笔》:子美存殁绝句,每篇一存一殁,盖席谦、曹霸存,毕曜、郑虔殁也。鲁直《荆江亭即事二首》,其一云:“闭门觅句陈无已,对客挥毫秦少游,正字不知温饱味,西风吹泪古藤州。”乃用此体,时少游殁,而无已存也。

  钱塘瞿佑《归田诗话》云:山谷此诗,喻二人才思迟速之异也。后山诗,如“坏墙得雨蜗成字,古屋无人燕作家”,寥落之状可想。淮海诗,如“翡翠侧身窥绿酒,蜻蜒偷眼避红妆”,艳冶之情可见。二人他作,亦多类此。后山为秘书正字,宿斋宫,骤寒,或送绵半臂,却之不服,竟感疾而终。淮海谪藤州,以玉盂汲水,笑视而卒。二人于临终,屯泰不同又如此,信乎各有造物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席谦不见近弹棋,毕曜仍传旧小诗。

近来都没有见到善于弹棋的席谦,工诗的毕曜虽已离去,仍然传诵他生前创作的诗歌。

玉局他年无限笑,白杨今日几人悲。

想起以前与席谦一起弹棋时的那些带来无限快乐的事感到无比惆怅,而如今面对毕曜墓地上的白杨树能有几人悲伤呢?

郑公粉绘随长夜,曹霸丹青已白头。

郑虔的那些粉绘,随着他的死亡早变成绝笔,曹霸虽然还画着丹青,但也已经白了头。

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间不解重骅骝。

啊,自从郑公殁后,这满天之下,哪里还有什么真正的山水?尽管曹将军尚存,而这人间,也并没有谁懂得去重视骅骝!

席谦不见近:即不见近席谦。近,接近,亲近。近,近来。

弹棋:亦作弹棊,弹碁。古代博戏之一。

毕曜:肃宗时人,工诗。

旧:过去的,原来的。棋盘的美称。这里借指善弹棋的席谦。

他年:往年,以前。

无限:无数,谓数量极多。

笑:一作“事”。

白杨:指生长于墓地周围的白杨树。

几人:多少人。几,数词,用于询问数量。

悲:伤心,哀痛。

郑公:郑虔,唐代文学家、书画家。

粉绘:彩色的图画。

随:跟着,随着。

长夜:谓人死后埋于地下,永处黑暗之中,如漫漫长夜。指死亡。

曹霸:唐代最有名的鞍马人物画家之一,开元间的名画家。

丹青:丹和青是中国古代绘画中常用之色。泛指绘画艺术。

白头:白发,形容年老。

何曾:用于反问句,表示不曾。

山水:山水画的简称。

人间:世间。

不解:不懂,不理解。

重:重视,看重。

骅骝:周穆王八骏马之一。泛指骏马。

第一首诗开头两句“席谦不见近弹棋,毕曜仍传旧小诗”紧扣题目和诗的内容叙写事实,介绍人物,交代情况,顺承事件,思想感情发展顺序,直接引起下文。善弹棋的席谦,诗人说“近不见。”“近”既可以指时间短,也可以指距离短。从交往来说两人近来没有接近。可见诗人心中却十分想念他。毕曜工诗已殁。杜甫十分关注他生前的诗的流传,一直关念死去的诗人,可以说毕曜活在杜甫心中。

第三句“毕局他年无限事”,承前首句。诗人回忆往年与席谦弹棋,彼此交往的许多给人带来欢乐和高兴的事,其间充满着真挚深厚的友谊,唤起幸福的美好回忆。这句进一步申述了首句诗人思念席谦,想见他的原因。

这首诗的结语“白杨今日几人悲”承前第二句,用反问,即从问语中推出应当得到的答案,表面上是肯定“几人悲”,实质上是否定。此句描写了一片荒凉之境,没有几个人面对毕曜坟地上白杨悲伤,即无人悲伤,带有诗人感叹情味,悲叹人们对毕曜的冷落,反衬出诗人对死者的无比怀念。反问还有促使人集中注意力,引起人的想像和激情的作用。此句还用了因物及人、忆物思人的写法,写得精炼形象而悲怆,感情深挚。诗人怀念之情暗寓景物中,含蕴无穷,耐人寻味,反比直抒更为有力。

第二首诗首句“郑公粉绘随长夜”中的郑公是对郑虔的尊称。郑虔是杜甫的好友,多才多艺,诗、书、画造诣均高,尤其擅长山水画。此句用长夜喻指死亡,因人死后埋在地下永不见天日,很富形象性。郑公的彩色图画随长夜,成了绝笔。句中饱含悲惋之情。

次句“曹霸丹青已白头”曹霸著名画家,画马专家,也精于肖像和动物及其它。杜甫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写道“穷途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困顿,不得志)缠其身。”曹霸生活清苦,热爱艺术,不慕名利。杜甫既赞扬了曹霸把毕生精力献给艺术的高贵品质和崇高精神,又对他的身世悲痛惋惜。

第三句“天下何曾有山水”这句用反问,表示否定的意思。杜甫称赞郑虔,在其死后天下再也没有山水了。郑虔善画山水画,曾写诗画献给唐玄宗,得玄宗在画后题“郑虔三绝”。画家黄宾虹在《画学篇》中将其与王维并称,“郑虔王维作水墨,合诗书画三绝俱。”郑虔的山水画,可以以假乱真。由此可见,杜甫对郑虔的山水画的高度的评价,不是夸大而是出自内心的大加赞许,并非虚誉。

末句“人间不解重骅骝”是说世间不会看重曹霸及其鞍马画,实际的意思是表示,像曹霸(也包括像郑虔)这样的有真才实学、德艺双馨的人得不到社会应有的重视。杜甫在这里讲了真话、实话。这是诗人对郑虔、曹霸这些德才兼备的人才的身世和不幸遭遇鸣不平,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悲怨。

杜甫自己一生的遭遇和身世,使他深深地体会到了那个社会生存的艰难,深刻地理解了那个时代的苦难。友谊是生活中的美酒,无比醇浓,飘溢着醉人的芬芳,这两首诗中诗人所抒发的友爱之情,非常浓烈,醇美无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