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上一个:香莼

下一个:忆莼

鲈莼

【拼音】: lú chún
【注音】: ㄌㄨˊㄔㄨㄣˊ
【结构】: 鲈(左右结构)莼(上下结构)
【繁体】: 鱸蓴
  • 解释explain
词语解释
鲈鱼与莼菜。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载﹕晋张翰在洛﹐见秋风起而思故乡莼鲈﹐因辞官归。后因以'鲈莼'为思乡之典。
基础解释
鲈鱼与莼菜。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载﹕晋张翰在洛﹐见秋风起而思故乡莼鲈﹐因辞官归。后因以/'鲈莼/'为思乡之典。
引证解释
⒈鲈鱼与莼菜。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载:晋张翰在洛,见秋风起而思故乡莼鲈,因辞官归。后因以“鱸蓴”为思乡之典。引明陈汝元《金莲记·同梦》:“今朝空有鱸蓴想,指日还乘虾菜舟。”清方文《忆江南》诗:“鱸蓴初出水,樱笋正盈筐。何必秋风起,吴人始忆乡。”清陈梦雷《赠臬宪于公》诗:“分知安樗櫟,情忍恋鱸蓴。”
网络解释
鲈莼鲈莼(lúchún)
综合释义
鲈鱼与莼菜。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载:晋张翰在洛,见秋风起而思故乡莼鲈,因辞官归。后因以“鱸蓴”为思乡之典。明陈汝元《金莲记·同梦》:“今朝空有鱸蓴想,指日还乘虾菜舟。”清方文《忆江南》诗:“鱸蓴初出水,樱笋正盈筐。何必秋风起,吴人始忆乡。”清陈梦雷《赠臬宪于公》诗:“分知安樗櫟,情忍恋鱸蓴。”
网友释义
鲈莼(lúchún)鲈鱼与莼菜。表示思乡之情,或表示归隐之志。
汉语大词典
鲈鱼与莼菜。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载:晋张翰在洛,见秋风起而思故乡莼鲈,因辞官归。后因以“鲈莼”为思乡之典。明陈汝元《金莲记·同梦》:“今朝空有鲈莼想,指日还乘虾菜舟。”清方文《忆江南》诗:“鲈莼初出水,樱笋正盈筐。何必秋风起,吴人始忆乡。”清陈梦雷《赠臬宪于公》诗:“分知安樗栎,情忍恋鲈莼。”
其他释义
1.鲈鱼与莼菜。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载﹕晋张翰在洛﹐见秋风起而思故乡莼鲈﹐因辞官归。后因以'鲈莼'为思乡之典。

字义分解

(名)钙鱼;体侧扁;嘴大;鳞细;银灰色;背部和背鳍上有小黑斑。肉味鲜美。

chún

名)莼菜;多年生水草;叶子呈椭圆形;深绿色;漂在水面上;开暗红色小花。嫩叶可以食用。也说水葵。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