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上一个:三观

下一个:主观

客观

【拼音】: kè guān
【注音】: ㄎㄜˋㄍㄨㄢ
【词性】: 形容词。
【结构】: 客(上下结构)观(左右结构)
【简体】: 客观
【繁体】: 客觀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客观kèguān。1. 在意识之外,不依赖精神而存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 指按事物本来面目去考察,与一切个人感情、偏见或意见都无关。3. 包含在对象中的,构成对象的,具有对象性的。客观[kèguān]⒈在意识之外,不依赖精神而存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例可望他以完全客观的立场来对待这问题。英objective;⒉指按事物本来面目去考察,与一切个人感情、偏见或意见都无关。例他对人并不客观。⒊包含在对象中的,构成对象的,具有对象性的。例客观现实。
基础解释
(形)①在人的意识之外,不依赖主观意识存在的:~存在|~事物。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考察,不带任何个人偏见或成见:~的态度|~地分析。[反]主观。
引证解释
⒈在意识之外,不依赖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引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十二:“一切矛盾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任务在于尽可能正确地反映它和解决它。”洪深《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二:“但运用表面事物,也为客观条件所限制。”⒉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考察,不加个人偏见。引魏巍《东方》第五部第十五章:“‘我总得客观点嘛!’周仆笑着说。‘我对你们两方面不偏不向。’”
网络解释
客观(汉语词语)在日常语意中来说,客观相对于主观,是经过研究推算得出的结论,一种尝试性的减小观念对目前对话内容探讨造成影响的语汇提示。是“中立”的同义词。与公正连用组成短语“客观公正”时则指一种努力减少“个人成分”参与的叙述或者论证方式。
综合释义
在意识之外,不依赖主观意识而存在的。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十二:“一切矛盾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任务在于尽可能正确地反映它和解决它。”洪深《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二:“但运用表面事物,也为客观条件所限制。”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考察,不加个人偏见。魏巍《东方》第五部第十五章:“‘我总得客观点嘛!’周仆笑着说。‘我对你们两方面不偏不向。’”
网友释义
客观,一个抽象名词,即在意识之外,不依赖精神而存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实时存在的,和主观相对立。
汉语大词典
(1).在意识之外,不依赖主观意识而存在的。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十二:“一切矛盾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任务在于尽可能正确地反映它和解决它。”洪深《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二:“但运用表面事物,也为客观条件所限制。”(2).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考察,不加个人偏见。魏巍《东方》第五部第十五章:“‘我总得客观点嘛!’周仆笑着说。‘我对你们两方面不偏不向。’”
国语辞典
外观。表现在外的威仪风范。客观[kèguān]⒈外观。表现在外的威仪风范。引晋·常璩《华阳国志·卷九·李特雄寿势志》:「毋冉贱,雄妻任养为子,少攻学问,有客观。」反主观⒉观察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不加上个人意见。⒊独立于意识或精神而存在。相对于主观而言。
辞典修订版
外观。表现在外的威仪风范。晋.常璩《华阳国志.卷九.李特雄寿势志》:「毋冉贱,雄妻任养为子,少攻学问,有客观。」观察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不加上个人意见。独立于意识或精神而存在。相对于主观而言。
辞典简编版
观察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不掺入个人的好恶成见。 【造句】这篇文章我是客观的评论,并非恶意攻讦。
其他释义
①在意识之外,不依赖主观意识而存在的(跟‘主观’相对):~存在ㄧ~事物ㄧ~规律。②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考察,不加个人偏见的(跟‘主观’相对):他看问题比较~。
近义词
主观 事实 辩证 现实
近义词
主观
客观

判断事情一定要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以指挠沸是不对的。

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这份材料很典型,它客观地反映了当前的社会现实。

我们要按事物的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削足适履,生搬硬套。

虽然他迟到有客观的原因,却没有及时请假,况且他迟到的原因也是可以克服的。

虽然这件事的客观效果不怎么好,但他们几位的动机还是无可厚非的。

工作应踏踏实实,尊重客观规律,不能搞冒进。

由于工作上的种种客观原因,他们夫俩不得不牛郎织女似的两地分居了。

客观事物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

判断事情一定要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以己度人是不对的。

更多 >>

字义分解

(1)(名)客人:宾~|请~|会~|家里来~了。

(2)(名)旅客:~车|~店。

(3)(形)寄居或迁居外地的(人):~居|~籍|作~他乡。

(4)(名)客商:珠宝~。

(5)(名)顾客:乘~|~满。

(6)(名)对某些奔走各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人的称呼:说~|政~|侠~。

(7)(形)在人类意识外独立存在的:~观|~体。

(8)〈方〉量词;用于论份儿出售的食品饮料:一~饭|三~冰激凌。

guān

[ guān ]

1. 看,察看:观看。观止(赞叹所看到的事物极端完美,无以复加)。观风(a.暗中察看动静,以定行止;b.观察民间风俗习惯,生活状态)。观阵。观赏。观察。观感。参观。

2. 看到的景象或样子:观瞻(a.事物的外观、景象及其留给人们的印象;b.注视,瞻望)。大观。奇观。

3. 对事物的看法、认识:观点。观念。主观。客观。世界观。

[ guàn ]

1. 道教的庙宇:白云观。紫阳观。

2. 古代宫门前的双阙。

3. 楼台:楼观。台观。

4. 姓。

客观相关知识

反义词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