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籴粮省

【拼音】: dí liáng shěng
【结构】: 籴(上下结构)粮(左右结构)省(上下结构)
  • 解释explain
词语解释
中国古代用以在全国各地收购粮食而设立的省份,一些地区,特别是云、贵、川、闽、浙、赣等省粮食产量急剧下降,有些由粜粮省变为籴粮省。
基础解释
中国古代用以在全国各地收购粮食而设立的省份。
综合释义
是中国古代用以在全国各地收购粮食而设立的省份,一些地区,特别是云、贵、川、闽、浙、赣等省粮食产量急剧下降,有些由粜粮省变为籴粮省。籴:买进粮食,与“粜”相对。@@@@@形声。从入,从米,翟声。本义:买进粮食@@@@@同本义@@@@@跟“粜”相对@@@@@你来籴米,将银子来我秤。——《陈州粜米》又如:籴米@@@@@买米@@@@@;籴粜@@@@@粮食的买进和卖出@@@@@。《孟子·告子下》:五命曰:『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荀子·天论》:物之已至者,人祆则可畏也:楛耕伤稼,楛耨失岁,政险失民;田薉稼恶,籴贵民饥,道路有死人:夫是之谓人祆。《说苑·权谋》:若我卑辞重币以请籴於吴,吴必与我,与我则吴可取也。《韩诗外传·卷二》:曰:「枯耕伤稼,枯耘伤岁,政险失民;田秽稼恶,籴贵民饥,道有死人;寇盗并起,上下乖离,邻人相暴,对门相盗,礼义不脩;牛马相生,六畜作妖;臣下杀上,父子相疑,是谓人妖,是生於乱。」《孔子家语·在厄》:子贡以所齎货,窃犯围而出,告籴於野人,得米一石焉。《论衡·变动》:风至,而籴谷之人贵贱其价,天气动怪人物者也。《风俗通义·孝文帝》:因以年岁谷不登,百姓饥乏,谷籴常至石五百,时不升一钱。《墨子·经说下》:买:刀、籴相为贾。《商君书·垦令》: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糶。《管子·轻重戊》:齐即令隰朋漕粟於赵,赵籴十五,隰朋取之石五十,天下闻之,载粟而之齐;齐修械器十七月,修糶五月,即闭关不与衡山通使,燕代秦赵即引其使而归;衡山械器尽,鲁削衡山之南,齐削衡山之北,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吕氏春秋·长攻》:王若重币卑辞以请籴於吴,则食可得也。《史记·平准书》:诸官益杂置多,徒奴婢众,而下河漕度四百万石,及官自籴乃足。《春秋左传·隐公六年》:冬,京师来告饥,公为之请籴於宋,卫,齐,郑,礼也。《逸周书·周书序》:上失其道,民失其业,□□凶年,作籴匡。《国语·晋语三》:简曰:「以君之出也处己,入也烦己,饥食其籴,三施而无报,故来。今又击之,秦莫不愠,晋莫不怠,鬭士是故众。公曰:「然。今我不击,归必狃。一夫不可狃,而况国乎!」公令韩简挑战,曰:「昔君之惠也,寡人未之敢忘。寡人有众,能合之弗能离也。君若还,寡人之愿也。君若不还,寡人将无所避。」穆公衡雕戈出见使者,曰:「昔君之未入,寡人之忧也。君入而列未成,寡人未敢忘。今君既定而列成,君其整列,寡人将亲见。」《晏子春秋·景公坐路寝曰谁将有此晏子谏》:以家量贷,以公量收,则所以籴百姓之死命者泽矣。《吴越春秋·勾践十三年》:辞曰:「越国洿下,水旱不调,年榖不登,人民饥乏,道荐饥馁,愿从大王请籴,来岁即复太仓,惟大王救其穷窘。」《越绝书·计倪内经》:故散有时积,籴有时领,则决万物不过三岁而发矣。《盐铁论·轻重》:力耕不便种籴,无桑麻之利,仰中国丝絮而後衣之,皮裘蒙毛,曾不足盖形,夏不失复,冬不离窟,父子夫妇内藏於专室土圜之中。《春秋谷梁传·僖公九年》:葵丘之会,陈牲而不杀,读书加於牲上,壹明天子之禁,曰:「毋雍泉,毋讫籴,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毋使妇人与国事!」《春秋公羊传·庄公二十八年》:臧孙辰告籴于齐。《汉书·王莽传上》:克身自约,籴食逮给,物物卬市,日阕亡储。《前汉纪·孝宣皇帝纪四》:宜籴三辅弘农河南上党太原郡谷。《後汉书·西羌传》:吴祉等乃多赐迷唐金帛,令籴谷巿畜,促使出塞,种人更怀猜惊。《说文解字·艸部》:《春秋传》曰:「晋籴茷。」

字义分解

动)买进(粮食)。

liáng

(1)(名)粮食:五谷杂~|干~仓|广积~|~店。

(2)(名)作为税的粮:钱~|公~|完~。

shěng

[ shěng ]

1. 地方行政区域:省份。省会。

2. 节约,不费:省钱。省事。省吃俭用。

3. 简易,减免:省略。省称。省写。

4. 中国古官署名:中书省(a.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b.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省。门下省。秘书省。

5. 古代称王宫禁地:省中。省闼(禁中)。

[ xǐng ]

1. 检查:反省(检查自己)。省察(考察)。吾日三省吾身。

2. 知觉,觉悟:省悟。发人深省。

3. 看望父母、尊亲:省亲。省视。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