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形而上

【拼音】: xíng ér shàng
【注音】: ㄒ一ㄥˊㄦˊㄕㄤˋ
【结构】: 形(左右结构)而(独体结构)上(独体结构)
【简体】: 形而上
【繁体】: 形而上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1.亦省作'形上'。#####2.无形;抽象。#####3.指精神方面、心理上。形而上[xíngérshàng]⒈亦省作“形上”。⒉无形;抽象。⒊指精神方面,心理上。
基础解释
1.亦省作'形上'。2.无形;抽象。3.指精神方面、心理上。
引证解释
⒈亦省作“形上”。⒉无形;抽象。引《易·繫辞上》:“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宋朱熹《答黄道夫》:“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卷中:“形谓已成形质。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阴阳之未成形质,是谓形而上者也,非形而下明矣。”郑观应《盛世危言·道器》:“成人成物,生天生地,岂后天形器之学所可等量而观,然《易》独以形上、形下发明之者,非举小不足以见大,非践跡不足以穷神。”⒊指精神方面,心理上。引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倘其不安物质之生活,则必有形上之需求。”张天翼《皮带》一:“总而言之想争气,想对他们来一种形而上的报复,他非爬上去做个‘高’点的人不可。”
网络解释
形而上(哲学名词)“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形”而下谓之“器”,“器”在“地”上,而“器”再“上”面是“道”,因此,所谓“形而上”的具体意思是指“道”。中国人很重视这个“道”,认为它是起主导作用的,它支配着“地”上的一切“形”、“器”、“象”。
综合释义
超乎形体之外者,即超经验界或本体界的事物。相对于形而下而言。《易·繫辞上》:“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宋朱熹《答黄道夫》:“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卷中:“形谓已成形质。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阴阳之未成形质,是谓形而上者也,非形而下明矣。”郑观应《盛世危言·道器》:“成人成物,生天生地,岂后天形器之学所可等量而观,然《易》独以形上、形下发明之者,非举小不足以见大,非践跡不足以穷神。”指精神方面,心理上。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倘其不安物质之生活,则必有形上之需求。”张天翼《皮带》一:“总而言之想争气,想对他们来一种形而上的报复,他非爬上去做个‘高’点的人不可。”
汉语大词典
亦省作“形上”。1.无形;抽象。《易·系辞上》:“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宋朱熹《答黄道夫》:“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卷中:“形谓已成形质。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阴阳之未成形质,是谓形而上者也,非形而下明矣。”郑观应《盛世危言·道器》:“成人成物,生天生地,岂后天形器之学所可等量而观,然《易》独以形上、形下发明之者,非举小不足以见大,非践迹不足以穷神。”(2).指精神方面,心理上。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倘其不安物质之生活,则必有形上之需求。”张天翼《皮带》一:“总而言之想争气,想对他们来一种形而上的报复,他非爬上去做个‘高’点的人不可。”
国语辞典
超乎形体之外者,即超经验界或本体界的事物。相对于形而下而言。形而上[xíngérshàng]⒈超乎形体之外者,即超经验界或本体界的事物。相对于形而下而言。引《易经·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
辞典修订版
超乎形体之外者,即超经验界或本体界的事物。相对于形而下而言。《易经.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简称为「形上」。
其他释义
1.亦省作'形上'。2.无形;抽象。3.指精神方面﹐心理上。
形而上

古希腊的数学是形成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关键机制,通过华达哥拉斯而直接影响到巴门尼德和柏拉图,再传至亚里士多德。

让哲学家们从事他们的形而上的研究,探索出我们是否也是被邀请的宾客吧;那个近情的人却趁菜肴还没有冷的时候,狼吞虎咽起来。

随着近代物理科学的发展,当代实在论思想也发生了从中世纪的形而上学实在论向关注关系、整体与认识行为的近代实在论的转向。

我的探索带我穿过形而下、形而上,以及错觉妄想,最后回到了原点。

选伴侣选爱人,还是选个疼你的好。爱原本就是个挺虚的词儿。它不只是简单的形而上,更是一些实实在在的呵护。爱一个人,得给对方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在乎。一万句柔情蜜意,不如一句“放着,我来。”记着,一个人时善待自己,两个人时善待对方。

在一个万物皆以给出而却不加以解释的世界中,价值或形而上学的多产性只是个意义尽失的概念。

其中,三大批判从形而上的层面上求证了本体自由的可能性和实在性。

这是莱布尼茨观点,回答是,这是语言问题而非形而上问题,可以用尼采回答。

本文拟对这一领域中的互惠利他主义的博弈论模型及其形而上学预设进行哲学分析,以引玉之砖,促进国内哲学界对于动物行为学进展及其哲学问题的关注。

美学长期在“形而上学”和“形而下学”压制之下,丧失了自身的特质。

更多 >>

字义分解

xíng

(1)(名)形状:方~|图~|地~。

(2)(名)形体;实体:有~|~影不离。

(3)(动)显露;表现:喜~于色|~诸笔墨。

(4)(动)对照:相~见绌|相~之下。

ér

1.  古同“”,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shàng

[ shàng ]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 去,到:上街。

6. 向前进:冲上去。

7. 增加:上水。

8.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 涂:上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 拧紧发条:上弦。

12. 登载,记:上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 shǎng ]

1.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