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上一个:复学

下一个:平复帖

复道

【拼音】: fù dào
【注音】: ㄈㄨˋㄉㄠˋ
【结构】: 复(上中下结构)道(半包围结构)
【简体】: 复道
【繁体】: 復道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参见:复道,复道复道[fùdào]⒈参见:复道,复道。
基础解释
参见:[[复道]],[[复道]]
引证解释
⒈楼阁或悬崖间有上下两重通道,称复道。復,通“复”。引《墨子·号令》:“守宫三杂,外环隅为之楼,内环为楼,楼入葆宫丈五尺,为復道。”《史记·留侯世家》:“上在雒阳南宫,从復道望见诸将相与坐沙中语。”裴駰集解引如淳曰:“復,音复。上下有道,故谓之復道。”《资治通鉴·秦始皇二十六年》:“自雍门以东至涇渭,殿屋復道周阁相属。”刘白羽《敦煌秋日》:“第二天上午,我们又奔赴莫高窟,攀缘于回廊复道之中,留连于岩窟洞天之内。”⒉指水陆两路。復,通“复”。引唐皇甫冉《送顾萇往新安》诗:“由来山水客,復道向新安。半是乘潮便,全非行路难。”楼阁间架空的通道。也称阁道。《史记·秦始皇本纪》:“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涇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唐杜甫《夔州歌》之四:“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唐杜牧《阿房宫赋》:“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霽何虹?”《花月痕》第八回:“荷生便一直向后走来,只见宝殿琳宫,迴廊复道,是个香火兴旺的古刹。”
网络解释
复道楼阁或悬崖间有上下两重通道,称复道。复,通“复”。《墨子·号令》:“守宫三杂,外环隅为之楼,内环为楼,楼入葆宫丈五尺,为复道。”《史记·留侯世家》:“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相与坐沙中语。”裴駰集解引如淳曰:“复,音复。上下有道,故谓之复道。”《资治通鉴·秦始皇二十六年》:“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刘白羽《敦煌秋日》:“第二天上午,我们又奔赴莫高窟,攀缘于回廊复道之中,留连于岩窟洞天之内。”
综合释义
楼阁或悬崖间有上下两重通道,称复道。復,通“复”。《墨子·号令》:“守宫三杂,外环隅为之楼,内环为楼,楼入葆宫丈五尺,为復道。”《史记·留侯世家》:“上在雒阳南宫,从復道望见诸将相与坐沙中语。”裴駰集解引如淳曰:“復,音复。上下有道,故谓之復道。”《资治通鉴·秦始皇二十六年》:“自雍门以东至涇渭,殿屋復道周阁相属。”刘白羽《敦煌秋日》:“第二天上午,我们又奔赴莫高窟,攀缘于回廊复道之中,留连于岩窟洞天之内。”指水陆两路。復,通“复”。唐皇甫冉《送顾萇往新安》诗:“由来山水客,復道向新安。半是乘潮便,全非行路难。”楼阁间架空的通道。也称阁道。《史记·秦始皇本纪》:“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涇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唐杜甫《夔州歌》之四:“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唐杜牧《阿房宫赋》:“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霽何虹?”《花月痕》第八回:“荷生便一直向后走来,只见宝殿琳宫,迴廊复道,是个香火兴旺的古刹。”复道[fùdào]楼阁间相连通行的道路。《汉书.卷八一.孔光传》:「北宫有紫房复道通未央宫。」也作「复道」。
汉语大词典
(1).楼阁或悬崖间有上下两重通道,称复道。复,通“复”。《墨子·号令》:“守宫三杂,外环隅为之楼,内环为楼,楼入葆宫丈五尺,为复道。”《史记·留侯世家》:“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相与坐沙中语。”裴骃集解引如淳曰:“复,音复。上下有道,故谓之复道。”《资治通鉴·秦始皇二十六年》:“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刘白羽《敦煌秋日》:“第二天上午,我们又奔赴莫高窟,攀缘于回廊复道之中,留连于岩窟洞天之内。”(2).指水陆两路。复,通“复”。唐皇甫冉《送顾苌往新安》诗:“由来山水客,复道向新安。半是乘潮便,全非行路难。”楼阁间架空的通道。也称阁道。《史记·秦始皇本纪》:“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唐杜甫《夔州歌》之四:“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唐杜牧《阿房宫赋》:“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花月痕》第八回:“荷生便一直向后走来,只见宝殿琳宫,回廊复道,是个香火兴旺的古刹。”
国语辞典
楼阁中上下重叠的通行道路。《史记.卷九九.叔孙通传》:「孝惠帝为东朝长乐官,及闲往,数跸烦人,迺作复道,方筑武库南。」也作「复道」、「复陆」。复道[fùdào]⒈楼阁中上下重叠的通行道路。也作「复道」、「复陆」。引《史记·卷九九·叔孙通传》:「孝惠帝为东朝长乐官,及闲往,数跸烦人,迺作复道,方筑武库南。」
辞典修订版
楼阁间相连通行的道路。《汉书.卷八一.孔光传》:「北宫有紫房复道通未央宫。」也作「复道」。
其他释义
高楼间或山岩险要处架空的通道: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复道

女孩重复道,又软又糯的声音中带着令人心颤的娇痴和委屈,配着脸上泪痕斑斑,梨花带雨,足以让任何铁石心肠的人都感到心痛。

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行,青松拂檐,玉栏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接着又写一座玉石牌坊“上面龙蟠螭护,玲珑凿就。

里院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

复道格区宇,德被苍生,而天未启时,宝位犹阻,非可以智竞,不可以力争,虽则庆流后昆,而身终于北面矣。

莫谓我们性优柔,孤军谁复道州?莫谓兴亡匹夫责,石柱谁破流贼?精诚所萃,男女无间,今寇攘除同古寇,非异人任,乃在吾辈,愿我全级相奋勉……

马勒戈壁的劳资终于可以真正自由了!从今往后劳资定当发奋努力,回复道行,待我修为尽复,日后这尘世中岂还有人耐得我何!哈哈哈哈哈哈哈!

汤姆不能置信地重复道,我猜想最时髦的事情大概是装聋作哑,让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阿猫阿狗跟你老婆凋情。

十二层楼春色早。三殿笙歌,九陌风光好。堤柳岸花连复道。玉梯相对开蓬岛。

此外,还有扬州园林中的复道回廊,或直或曲,或高或低,或离或合,因地赋形,依物成状,形成一条串联的立体通道。

敬一堂属中国传统殿宇式建筑,雕墙峻宇,重轩复道

更多 >>

字义分解

(1)(动)重复:~写|~制。

(2)(形)繁复:~姓|~分数|~比例。

(3)(动)转过去或转回来:反~无常|翻来~去|循环往~。

(4)(动)回答;答复:~信|请即电~。也作覆。

(5)(动)恢复:光~|收~|~婚。

(6)(动)报复:~仇。

(7)(副)再;又:旧病~发|死灰~燃|死而~苏|一去不~返。

dào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