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上一个:固阴

下一个:固位

固辞

【拼音】: gù cí
【注音】: ㄍㄨˋㄘˊ
【结构】: 固(全包围结构)辞(左右结构)
【简体】: 固辞
【繁体】: 固辭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固辞gùcí。(1)古礼以再次辞让为“固辞”,后以坚决推辞和谦让为“固辞”。固辞[gùcí]⒈古礼以再次辞让为“固辞”,后以坚决推辞和谦让为“固辞”例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公固辞。——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英desolutelydeny;firmlyrefuse;resolutelydecline;
引证解释
⒈坚决辞谢。引《书·大禹谟》:“禹拜稽首固辞。”《战国策·齐策四》:“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唐韩愈《祭裴太常文》:“赠必固辞,求无不应。”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刘夫人》:“遣婢运貲出,交兑八百餘两。生惶恐固辞。”⒉古礼称再辞为“固辞”。引《礼记·曲礼上》:“凡与客入者,每门让於客。客至於寝门,则主人请入为席,然后出迎客,客固辞。”孔颖达疏:“固,如故也。礼有三辞:初曰礼辞,再曰固辞,三曰终辞。”
网络解释
固辞固辞是以坚决推辞和谦让。
综合释义
坚辞、再三请辞。《书·大禹谟》:“禹拜稽首固辞。”《战国策·齐策四》:“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唐韩愈《祭裴太常文》:“赠必固辞,求无不应。”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刘夫人》:“遣婢运貲出,交兑八百餘两。生惶恐固辞。”古礼称再辞为“固辞”。《礼记·曲礼上》:“凡与客入者,每门让於客。客至於寝门,则主人请入为席,然后出迎客,客固辞。”孔颖达疏:“固,如故也。礼有三辞:初曰礼辞,再曰固辞,三曰终辞。”
汉语大词典
(1).坚决辞谢。《书·大禹谟》:“禹拜稽首固辞。”《战国策·齐策四》:“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唐韩愈《祭裴太常文》:“赠必固辞,求无不应。”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刘夫人》:“遣婢运赀出,交兑八百馀两。生惶恐固辞。”(2).古礼称再辞为“固辞”。《礼记·曲礼上》:“凡与客入者,每门让于客。客至于寝门,则主人请入为席,然后出迎客,客固辞。”孔颖达疏:“固,如故也。礼有三辞:初曰礼辞,再曰固辞,三曰终辞。”
国语辞典
坚辞、再三请辞。固辞[gùcí]⒈坚辞、再三请辞。引《书经·大禹谟》:「禹拜稽首固辞。」《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又授太子詹事侍中仆射,如故,固辞侍中,改授散骑常侍,余如故。」反慨允坚请再留
辞典修订版
坚辞、再三请辞。《书经.大禹谟》:「禹拜稽首固辞。」《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又授太子詹事侍中仆射,如故,固辞侍中,改授散骑常侍,余如故。」
其他释义
〈书〉坚决推辞:~不就。
近义词
慨允
固辞

梁武帝践祚,诏为特进,不起,有敕给白衣尚书禄,固辞

素,宗属之懿,又年老,帝每引入,访以政事,固辞疾归第。

十二月,诏命加九锡之礼,朝会不拜,又固辞九锡。

庆之累辞爵命,朝廷敦劝甚笃,尚之谓曰主上虚怀侧席,讵宜固辞

司马懿固辞相国、郡公之位不受。

乔容仪伟丽,数上言政事,帝爱其才貌,欲妻以公主,乔固辞,不听,遂闭口不食,七日而死。

神宗见司马光固辞不受,使召其入宫问道古之君子,或学而不文,或文而不学,惟董仲舒、杨雄兼而有之。

料卿学问如此,亦欲施设,必不固辞也。

畴以为天子方蒙尘未安,不可以荷佩荣宠,固辞不受。

权闻而贵之,以其年壮,敕宗正妻以宗室女,化固辞以疾,权不违其志。

更多 >>

字义分解

(1)(形)结实;牢固:稳~|本~枝荣|基础已~|大堤要加高、加宽、加~。

(2)(形)坚硬:~体|凝~。

(3)坚决地;坚定地:~辞|~请|~守阵地。

(4)(动)使坚固:~本|~防。

(5)(Gù)姓。

(6)(副)〈书〉本来;原本:~有|~当如此|~所愿也。

(7)(副)〈书〉固然:坐车~可;坐船亦无不可。

(1)(名)优美的语言:~令。

(2)(名)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楚~。

(3)(动)告别:~行。

(4)(动)不接受;请求离去:~职。

(5)(动)躲避、推托:万死不~。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