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上一个:侯爵

下一个:侯白

侯伯

【拼音】: hóu bó
【注音】: ㄏㄡˊㄅㄛˊ
【结构】: 侯(左右结构)伯(左右结构)
【简体】: 侯伯
【繁体】: 侯伯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侯爵与伯爵。泛指诸侯。诸侯之长。侯伯[hòubó]⒈侯爵与伯爵。⒉泛指诸侯。⒊诸侯之长。
引证解释
⒈侯爵与伯爵。引《周礼·春官·典命》:“侯伯七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七为节。子男五命。”⒉泛指诸侯。引汉班固《答宾戏》:“曩者王涂芜秽,周失其驭,侯伯方轨,战国横騖。”《周礼·文闵明武宣诸子传论》:“且夫列封疆,建侯伯,择贤能,置牧守,循名虽曰异轨,责实抑亦同归。”⒊诸侯之长。引《书·周官》:“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孔传:“外置州牧十二及五国之长。”《国语·周语下》:“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韦昭注:“尧以四岳佐禹有功,封之於吕,命为侯伯,使长诸侯也。”《左传·僖公元年》:“凡侯伯,救患、分灾、讨罪,礼也。”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又命晋文,登为侯伯。”
网络解释
侯伯侯伯,词汉语汇。有侯爵与伯爵、诸侯、诸侯之长等意思。
综合释义
侯爵与伯爵。《周礼·春官·典命》:“侯伯七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七为节。子男五命。”泛指诸侯。汉班固《答宾戏》:“曩者王涂芜秽,周失其驭,侯伯方轨,战国横騖。”《周礼·文闵明武宣诸子传论》:“且夫列封疆,建侯伯,择贤能,置牧守,循名虽曰异轨,责实抑亦同归。”诸侯之长。《书·周官》:“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孔传:“外置州牧十二及五国之长。”《国语·周语下》:“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韦昭注:“尧以四岳佐禹有功,封之於吕,命为侯伯,使长诸侯也。”《左传·僖公元年》:“凡侯伯,救患、分灾、讨罪,礼也。”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又命晋文,登为侯伯。”侯伯[hóubó]侯爵与伯爵。泛指诸侯。《周礼.春官.典命》:「侯伯七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七为节。」《文选.班固.答宾戏》:「曩者王涂芜秽,周失其驭,侯伯方轨,战国横骛。」诸侯国领袖。《书经.周官》:「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唐.孔颖达.正义:「外置州牧十二及五国之长。」《文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又命晋文,登为侯伯。」
汉语大词典
(1).侯爵与伯爵。《周礼·春官·典命》:“侯伯七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七为节。子男五命。”(2).泛指诸侯。汉班固《答宾戏》:“曩者王涂芜秽,周失其驭,侯伯方轨,战国横骛。”《周礼·文闵明武宣诸子传论》:“且夫列封疆,建侯伯,择贤能,置牧守,循名虽曰异轨,责实抑亦同归。”(3).诸侯之长。《书·周官》:“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孔传:“外置州牧十二及五国之长。”《国语·周语下》:“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韦昭注:“尧以四岳佐禹有功,封之于吕,命为侯伯,使长诸侯也。”《左传·僖公元年》:“凡侯伯,救患、分灾、讨罪,礼也。”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又命晋文,登为侯伯。”
国语辞典
侯爵与伯爵。泛指诸侯。侯伯[hóubó]⒈侯爵与伯爵。泛指诸侯。引《周礼·春官·典命》:「侯伯七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七为节。」《文选·班固·答宾戏》:「曩者王涂芜秽,周失其驭,侯伯方轨,战国横骛。」⒉诸侯国领袖。引《书经·周官》:「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唐·孔颖达·正义:「外置州牧十二及五国之长。」《文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又命晋文,登为侯伯。」
辞典修订版
侯爵与伯爵。泛指诸侯。《周礼.春官.典命》:「侯伯七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七为节。」《文选.班固.答宾戏》:「曩者王涂芜秽,周失其驭,侯伯方轨,战国横骛。」诸侯国领袖。《书经.周官》:「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唐.孔颖达.正义:「外置州牧十二及五国之长。」《文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又命晋文,登为侯伯。」
其他解释
1.侯爵与伯爵也。《周礼·春官·典命》:「上公九命为伯,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侯伯七命,其国家宫室车旗礼仪,皆以七为节;男五命。」注:「上公,谓王之三公,有德者,加命为二伯,二王之后,亦为上公。」疏:「云二公之后亦为上公者。按《孝经纬·援神契》云:『二王之后称公,大国称侯,故知也。』若然,宋公为殷之后称公,春秋之代,杞为夏后,或称侯、或称伯、或称子者,杞君无道,或用夷礼,故贬之而不称公也。自外虽是周知同族,有出封,惟称侯伯而已,是以鲁、晋、郑、衞等皆称侯伯。」
其他释义
1.侯爵与伯爵。2.泛指诸侯。3.诸侯之长。
侯伯

大肆封爵,公侯伯子男都成群的封,唯独王,却只封黎元洪,并且还专发了册封令。

时值天下甫定,炎帝论功封赏众功臣,列爵为五等,公、侯、伯、子、男,其不及五等着为附庸。

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子养有若父与兄。

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

转引为古代贵族爵位的第二等,所谓“公、侯、伯、子、男”中的“侯爵”。

而汉语在周朝时恰好订立爵位的名称,五等分为“公侯伯子男”,所以就对应上了。

大明开国以来,对开疆拓土创建纲治有卓著功勋的文臣武将,依其功绩大小分封为公、侯、伯三等爵位,赐与金书铁券为凭证。

侯伯子男是我们中国的分封等级,当时还没有“男爵”,所以楚国得到的是最末的封号。

这里讲,西周宫廷道路两侧各栽植九株棘树,正面栽植三棵槐树,群臣朝见天子时,卿大夫和公侯伯子男站在棘树下面,“三公”站在槐树下面。

追溯古代诸侯,不论大小,大家都是亲戚,伯仲叔季,姑舅兄弟,分别只是在爵位上,公侯伯子男而已。

更多 >>

字义分解

hóu

[ hóu ]

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侯爵。侯门。公侯。封侯。诸侯。

2. 古代用作士大夫之间的尊称。

3. 姓。

[ hòu ]

1. 〔闽侯〕地名,在中国福建省。

[ bó ]

1. 兄弟排行次序:伯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

2. 父亲的哥哥:伯伯。伯父。伯母。

3.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老伯。世伯。

4.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爵。

5. 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海内文章伯”。

6. 姓。

[ bǎi ]

1. 〔大伯子〕丈夫的大哥。

[ bà ]

1. 古同“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