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上一个:晓晦

下一个:毁谮

养晦

【拼音】: yǎng huì
【注音】: 一ㄤˇㄏㄨㄟˋ
【结构】: 养(上下结构)晦(左右结构)
【简体】: 养晦
【繁体】: 養晦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养指隐蔽、隐藏,晦指昏暗,隐蔽在黑暗中。养晦[yǎnghuì]⒈谓隐居匿迹。语本《诗·周颂·酌》:“于铄王师,遵养时晦。”朱熹集传:“言其初有于铄之师而不用,退自循养,与时俱晦。”
引证解释
⒈谓隐居匿迹。引语本《诗·周颂·酌》:“於鑠王师,遵养时晦。”朱熹集传:“言其初有於鑠之师而不用,退自循养,与时俱晦。”《宋史·邢恕传》:“公著荐於朝,得崇文院校书;王安石亦爱之,因宾客喻意,使养晦以待用,恕不能从。”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门题凤字承留恋,且须养晦林泉。”郑观应《<盛世危言>初刊自序》:“自顾年老才庸,粗知《易》理,亦急拟独善潜修,韜光养晦。”
网络解释
养晦养晦,读音yǎnghuì,汉语词语,指隐居匿迹。
综合释义
谓隐居匿迹。语本《诗·周颂·酌》:“於鑠王师,遵养时晦。”朱熹集传:“言其初有於鑠之师而不用,退自循养,与时俱晦。”《宋史·邢恕传》:“公著荐於朝,得崇文院校书;王安石亦爱之,因宾客喻意,使养晦以待用,恕不能从。”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门题凤字承留恋,且须养晦林泉。”郑观应《<盛世危言>初刊自序》:“自顾年老才庸,粗知《易》理,亦急拟独善潜修,韜光养晦。”
网友释义
养晦,读音yǎnghuì,汉语词语,指隐居匿迹。
汉语大词典
谓隐居匿迹。语本《诗·周颂·酌》:“于铄王师,遵养时晦。”朱熹集传:“言其初有于铄之师而不用,退自循养,与时俱晦。”《宋史·邢恕传》:“公著荐于朝,得崇文院校书;王安石亦爱之,因宾客喻意,使养晦以待用,恕不能从。”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门题凤字承留恋,且须养晦林泉。”郑观应《〈盛世危言〉初刊自序》:“自顾年老才庸,粗知《易》理,亦急拟独善潜修,韬光养晦。”
国语辞典
语本《诗经.周颂.酌》:「于铄王师,遵养时晦。」指隐居匿迹以待时机。养晦[yǎnghuì]⒈语本指隐居匿迹以待时机。引《诗经·周颂·酌》:「于铄王师,遵养时晦。」《宋史·卷四七一·奸臣传一·邢恕传》:「王安石亦爱之,因宾客谕意,使养晦以待用,恕不能从。」
辞典修订版
语本《诗经.周颂.酌》:「于铄王师,遵养时晦。」指隐居匿迹以待时机。《宋史.卷四七一.奸臣传一.邢恕传》:「王安石亦爱之,因宾客谕意,使养晦以待用,恕不能从。」
其他释义
1.谓隐居匿迹。语本《诗.周颂.酌》:'于铄王师,遵养时晦。'朱熹集传:'言其初有于铄之师而不用﹐退自循养﹐与时俱晦。'
养晦

他这人浑俗和光,韬无养晦,不容小觑。

小王几年来韬光养晦,积累了大量的知识。

我们不提倡反衣狐裘,韬光养晦,而提倡毛遂自荐,敢为天下先。

想当年楚庄王韬光养晦,在春秋争霸之战中,一鸣惊人,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十一过后的今天,温暖的朝阳照耀着,七天的养精蓄锐,让金秋的阳光异常灿烂;祝福传递着,七天的韬光养晦,让十月的天空异常晴朗;祝你节后第一天上班快乐!

文帝杨坚在位时,以宋缺的雄材大略,始终不敢轻举妄动,还得韬光养晦,潜心修隐,免招皇家猜忌。

也许别人都当言荀是废物,但张一风不会,张一风知道自己徒弟的能耐,这么多年先天打下的基础犹如泰山盘石稳固,韬光养晦淡然处世的心态更让言荀在剑道上平步青云。

当年那个只懂得锋芒毕露的少年经历三年自我催眠式的失忆后,已经学会了如何隐忍,不露圭角,懂得韬光养晦才是王道。

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田厘子乞养晦韬光,藏锋敛锷,佯与国、张过从甚密,迷惑敌手。

更多 >>

字义分解

yǎng

(1)(动)供给生活资料或生活费用:扶~|赡~|~活。

(2)(动)饲养或培植(动物、花草):~猪。

(3)(动)生育:~了一个儿子。

(4)(动)抚养的(非亲生的):~父|~子。

(5)(动)培养:~成习惯。

(6)(动)使身心得到滋补或休息;以增进精力或恢复健康:~病|保~|休~|疗~|营~|~精蓄锐。

(7)(动)养护:~路。

(8)(动)(毛发)留长;蓄起不剪。

(9)(动)扶植;扶助:以工~农。

huì

(1)(名)夏历每月的末一天:~朔。

(2)(形)昏暗;不明显:涩|隐~。

(3)(名)夜晚:风雨如~。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